时间: 2025-05-11 09:11: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1 09:11:10
《闻五月八日宸翰口号十首》
有文殊佛来禅室,无复将军顾草庐。
肉眼错看病居士,玉音犹记老尚书。
这首诗描绘了在五月八日,作者听到宸翰(皇帝的诏书)的口号。文殊佛来到禅室,象征着祥和与智慧,而将军却不再关心那草庐中的隐士。诗中还提到,常人肉眼无法看清病中的居士,而作者仍记得那位老尚书的声音。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友仁,号半山,南宋时期的诗人、词人及书法家。他以豪放的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著称,诗词作品丰富,涉及多个领域,尤其在山水、田园诗方面有较高的成就。
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宋朝面临外敌入侵和内部动荡的时刻。诗人在这种社会环境中,通过诗歌表达了对政治、宗教的思考,反映了士人面对现实的复杂情感。
刘克庄的这首诗通过对比展现了不同人物的心境与处境。开篇提到“文殊佛”,给人以祥和的感觉,仿佛在提醒人们追求内心的宁静与智慧。而“将军”对“草庐”的漠视,则暗示了当时社会中对士人和隐士的冷漠与不屑,表达出一种对权力与物质的失望。接着,诗中提到“肉眼错看病居士”,则引发对人们精神世界的思考,强调了肉眼所见的局限性。最后,提到“玉音犹记老尚书”,则让人感受到对智慧与高尚品德的怀念,暗示着对传统文化与道德的尊重。
整首诗在简练的语言中蕴含了深邃的思想,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的观察和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与哲理意义。
整首诗探讨了智慧与权力、传统与现实之间的关系,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的批判与对传统文化的怀念。
“文殊佛”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草庐”代表什么?
“肉眼错看病居士”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