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0:55: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0:55:06
总戎徐侯伯东远访田舍赠诗二首次韵
作者: 刘克庄
博览强通千载事,
冥搜谬用一生心。
乾坤劫数有成毁,
风月性情无古今。
君似得吾之骨髓,
俗方求我以声音。
若非生处殊闽浙,
把臂相邀共入林。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徐侯伯东的深厚情谊。诗人博通古今,研究历史事件,倾尽一生的心血来探寻真理。天地之间的变化无常,人生的遭遇也有成败,但风月的情感却是超越古今的。你就像是我骨髓的依靠,而世俗的人只在乎表面的声音。如果不是我生于不同的地方(闽浙),我真想与你携手同行,进入那片林间的幽静之地。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仲明,号阮亭,宋代诗人,性格刚直,崇尚理学,作品以豪放、清新著称。他的诗歌风格多样,既有豪情壮志,也有细腻柔情。
此诗创作于南宋,正值国家多难之时,诗人反映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
这首诗展现了刘克庄对友谊的深刻理解与珍视,诗中以宽广的历史视野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了人际关系的复杂。诗的前半部分通过对古今变迁的思考,表达了对历史的敬畏和对生活的感悟。在“君似得吾之骨髓”一句中,诗人以骨髓比喻朋友的深厚情谊,突显了对友人的依赖与信任。后半部分则通过对空间的描绘,表达了与友人共游林间的愿望,营造出宁静而美好的意境,反映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整首诗在情感上层次分明,既有对历史的折射,也有对友情的珍视,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情感深度。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的思考与对友谊的珍惜,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感悟,表达了对朋友的真挚情感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中“博览强通千载事”主要表达了什么?
“君似得吾之骨髓”中的“骨髓”比喻什么?
诗中提到的“闽浙”指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