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2 18:42: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2 18:42:31
蟠龙岭
作者: 范成大 〔宋代〕
夷陵至胸月忍,复岭苦丝乱。
初程尚勇往,少日还季顿。
安得长剑挥,尽劖叠嶂断。
虽云北山愚,聊快南溟运。
此意竟萧索,劳歌谩凄曼。
日日望平陆,念念到彼岸。
人言束马险,但欠蟠龙峻。
摧颓强弩末,黾勉焚舟战。
譬如已偿逋,犹有未折券。
山根治晓装,峰顶寄朝饭。
稍脱蚓瘴染,还探虎窠翫。
性命乃可忧,筋力何足算。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险峻山岭的旅途中的苦闷与思考。夷陵的月亮让人忍耐,而岭上的苦丝则让人感到纷乱。在行程的开始,虽然充满勇气,但随着时光推移,心情却愈发沉重。作者渴望挥动长剑,斩断重重山峦,虽然北山被称为愚笨,却也能让人感受到南海的幽远。尽管如此,心中仍感到萧索,只能用歌声来排解内心的凄凉。日日望向平地,思念着那遥远的彼岸。人们说束马在此很危险,但实际上却缺少蟠龙这般的险峻。面对艰难的境地,作者感到筋疲力尽,似乎在进行一场无谓的战斗。就像已经偿还的债务,仍然有尚未折抵的欠条。山根的清晨装点着新装,峰顶却只寄托着简单的早餐。稍微摆脱了瘴气的污染,依然会去探访虎穴。生死问题固然值得忧虑,但力量的不足又算得了什么呢?
范成大(1126-1193),字君佩,号石湖,宋代著名诗人、词人、书法家。其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与人文情怀,风格清新脱俗,深受后人推崇。
《蟠龙岭》创作于作者的行旅生涯中,反映了其在旅途中对自然景观的观察与思考,表现出诗人对险峻山岭的感慨与对生命的深刻感悟。
《蟠龙岭》是一首展现了范成大在旅途中的情感与思考的诗作。诗的开头以“夷陵至胸月忍”描绘出一种宁静而又令人忍耐的景象,月亮照耀在胸前,给人一种亲切感,但随之而来的“复岭苦丝乱”则让人感受到行旅的艰辛与烦乱。作者在旅程中感受到勇气与迷茫的交织,初出发时的豪情壮志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被现实的困境所淹没。
诗中的意象丰富,山岭、月亮、南海等自然景物与内心感受相互交织,体现了作者在面对此类险峻环境时内心的挣扎与无奈。尤其在“日日望平陆,念念到彼岸”中,表达了对理想与目标的渴望,然而现实的艰难却让这种渴望显得遥不可及。
此外,诗中“人言束马险,但欠蟠龙峻”一句,既反映了对山势的敬畏与挑战,也隐喻了人生道路的艰辛与曲折,暗示着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虽然有种种危险与阻碍,但却也要勇敢面对,努力向前。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将自然与人生哲理结合在一起,展现了范成大对生命的思考与对自然的热爱,令人深思。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折射出作者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表现了在面对艰难险阻时,内心的孤独、渴望与勇气,传达出一种对理想的追求与对现实的反思。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日日望平陆,念念到彼岸”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情感?
“安得长剑挥,尽劖叠嶂断”中“长剑”象征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