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10:39: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10:39:47
霓裳中序第一
作者: 胡翼龙 〔宋代〕
江郊雨正歇。燕子飞来人忆别。
未了残梅怨结。渺野色波光,春与天接。
相思辽阔。怕柳风吹老吟发。
关情处,满汀芳草,遮莫是鶗鴂。
时节。一饷愁绝。谩料理新翻几阕。
山尊堪共谁设。梦到断桥,飞絮仍雪。
岁华休省阅。早霍地小园花发。
已办著海棠开后,独立半廊月。
在江边,雨刚刚停。燕子飞来,让人想起了离别。
未了的残梅在怨恨着结局。渺茫的野外,波光粼粼,春天和天空相接。
相思的情愫辽阔无边,唯恐柳风把我的吟唱都吹老。
在那关情的地方,满是汀洲的芳草,哪里是那只黄莺呢?
此时此刻,愁绪已然消散,随意翻写几阕新词。
山中的酒尊,谁来共设呢?我梦到那断桥,飞舞的柳絮依然如雪。
岁月的华彩已无需再去回顾。早已在小园里,花朵开始绽放。
而海棠花开后,我独自站在半廊月下。
作者介绍:胡翼龙,字季白,号白云,宋代著名词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意象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表现个人情感及自然风光的结合,风格清新婉丽。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一个春雨初歇的时节,通过对江边自然景色的描绘,反映出诗人对春天的珍惜与对往事的回忆,尤其是对离别的感慨。
《霓裳中序第一》是胡翼龙的一首典雅的抒情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柔情与孤独。开篇便以“江郊雨正歇”引入,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宁静的氛围。燕子的飞来,既是春天的象征,也是对亲友离别的隐喻,激起了人们的思念之情。
接下来的“未了残梅怨结”则传达了对往事的无尽纠结,梅花虽残,却仍然让人感受到深厚的情感。诗人用“渺野色波光,春与天接”描绘出一幅春天的画面,给人一种辽阔而又美好的感觉,仿佛在瞬间打开了心灵的视野。
“相思辽阔”,更是将思念之情推向高潮,表现出一种无边的哀愁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诗中反复提及的“柳风”、“芳草”等意象,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情感的传递,仿佛在诉说着对春光的珍惜与对过往的怀念。
最后的“独立半廊月”则勾勒出一个孤寂的画面,诗人在静谧的夜晚中感受到孤独与思念的交织,给人以深刻的思考与感悟。整体上,该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深邃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与感受。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整首诗通过春雨、燕子、梅花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珍视与对往事的深切回忆。情感的流动伴随着自然的变化,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对人生、爱情的思考,尤其是对过往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期待。诗歌的情感基调在于细腻的感受与深刻的思考,折射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希冀。
诗词测试:
诗中“燕子飞来”象征什么?
A. 春天的到来
B. 离别的思念
C. 两者皆是
D. 以上均不对
“未了残梅怨结”意思是:
A. 梅花全开
B. 梅花凋零
C. 对往事的遗憾
D. 不相关内容
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态度是:
A. 无所谓
B. 难以释怀
C. 愉快接受
D. 有些无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