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8 18:29: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8 18:29:03
匆匆二十年前别,蜀山何处鹃啼血。
燕市忽重逢。悲欢疑梦中。
流光惊电掣。赢得头如雪。
骨肉叹飘零。问天天不应。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二十年前与亲人分别后,再次重逢时的复杂心情。时光匆匆,二十年转瞬即逝,不知在蜀山何处传来杜鹃悲鸣。燕市的重逢仿佛是一场梦,令人感到悲欢交织。时光如电光闪过,转眼已是白发苍苍。亲人之间的感叹满是飘零之感,问天却似无回应。
左锡嘉,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社会观察而知名。他的作品多描绘人生的无常与亲情的珍贵,常常蕴含哲理思考。
这首诗创作于左锡嘉与亲友重逢之际,经过二十年的离别,时光的流逝让人感慨万千。诗人在京华小住,思念故人,回忆往昔,因而写下这首充满感慨的诗作。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作者对时间流逝和亲情珍重的深刻思考。开头的“匆匆二十年前别”直接点明了时间的迅疾,接着通过“蜀山何处鹃啼血”引出对故地的怀念与对离别的痛苦,表现出对往昔岁月的惋惜。重逢的场景在“燕市忽重逢”中被描绘得意外而又温暖,然而随之而来的“悲欢疑梦中”则揭示了重逢带来的复杂情感,难以简单归类为快乐或悲伤。
“流光惊电掣”形象地描绘了时间的急速流逝,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而“赢得头如雪”则是对岁月无情的感叹,体现了对时光的无奈与感伤。最后的“骨肉叹飘零,问天天不应”则是对亲情的深刻反思,表达了对亲情流失的无奈与对未来的迷茫。整首诗在情感上层层递进,既有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又有对亲情珍重的深刻思考,给人以强烈的共鸣。
整首诗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对亲情珍重的深刻思考,体现了作者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与对亲人间深厚情感的珍惜。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匆匆二十年前别”中的“匆匆”意味着什么?
诗中提到的“燕市”象征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