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以同心之言其臭如兰为韵寄李子先》

时间: 2025-08-09 13:01:24

诗句

俗士得失重,舍龟观朵颐。

六经成市道,驵侩以为师。

吾学淡如水,载行欲安之。

惟有无心子,白云相与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9 13:01:24

原文展示

《以同心之言其臭如兰为韵寄李子先》
作者:黄庭坚

俗士得失重,舍龟观朵颐。
六经成市道,驵侩以为师。
吾学淡如水,载行欲安之。
惟有无心子,白云相与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世俗人事的看法。他认为普通人往往过于看重得失,而对于真正的智慧和道德却缺乏理解和追求。诗人提到,虽然世间的学问似乎已经变得市井化,甚至有人以此为师,但他自己追求的却是淡泊如水的境界,愿意安于内心的平和。诗的最后,诗人寄希望于志同道合的朋友,像白云一样相聚。

注释

  • 俗士:指普通人,常常被世俗的得失所困扰。
  • 舍龟观朵颐:意指放弃龟的长寿哲学,转而追求世俗的享乐。
  • 六经:指儒家的经典著作。
  • 驵侩:指那些以交易、讲求实利为主的人。
  • 无心子:指心无杂念的人,追求精神的安宁和自由。
  • 白云:象征自由自在、淡泊明志的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晚号涧溪,北宋时期著名的书法家和诗人。他与苏轼、米芾并称为“宋四家”,在诗歌和书法方面均有极高的造诣。黄庭坚的诗风清新、自然,常常体现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以及对世俗的超脱。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黄庭坚晚年,正值他对人生、学问和友谊的深刻思考之际。在当时,社会风气逐渐趋向功利,诗人通过此诗表达了自己对这种现象的反思,渴望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追求精神的自由与安宁。

诗歌鉴赏

黄庭坚在这首诗中通过对比,展示了他对世俗与理想生活的思考。诗的开头,诗人提到“俗士得失重”,以此指向那些沉迷于世俗得失的普通人,体现了对功利主义的批判。接着,他用“六经成市道,驵侩以为师”来描述当时学术的堕落,强调了知识的功利化。诗人对这种现象的不满,转而表达了自己追求的淡泊心态:“吾学淡如水”,他希望在众多的世俗纷争中保持一份内心的宁静。

最后,诗中的“惟有无心子,白云相与期”则展现了诗人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之间的理想关系。他渴望在无心的追求中与朋友共享那种自由的、无拘无束的生活。这种生活如同白云一般,随风而行,象征着一种超然的境界。

整首诗言辞简练却意蕴深厚,展现了黄庭坚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反映了他高洁的品格与深邃的思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俗士得失重:普通人对得失的看重,使其难以超脱。
  2. 舍龟观朵颐:放弃长寿与智慧的追求,转而沉迷于享乐。
  3. 六经成市道:经典著作被世俗化,学问沦为交易工具。
  4. 驵侩以为师:那些以实利为重的人,成为了学习的榜样。
  5. 吾学淡如水:我追求的学问如水般清淡,不受世俗影响。
  6. 载行欲安之:希望在生活的旅途中保持内心的安宁。
  7. 惟有无心子:只有志同道合、无心的人,可以共勉。
  8. 白云相与期:愿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享受那种自由的生活。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人通过对比世俗与理想,强调了自己的追求。
  • 比喻:用“白云”象征自由与无拘无束的生活。
  • 排比:诗中多次使用排比,增强了诗的节奏感和力量。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世俗功利的批判,以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诗人强调了内心的宁静与志同道合的友谊的重要性,传达了对美好人生的向往与反思。

意象分析

  • 得失:象征世俗的功利与烦恼。
  • :象征长寿与智慧,但在这里被放弃。
  • 六经:代表传统文化和学问,因功利化而失去其本质。
  • 白云:象征自由、无拘束的理想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俗士得失重”意指什么?

    • A. 普通人对得失过于看重
    • B. 普通人追求精神的高度
    • C. 普通人热爱古典文学
    • D. 普通人喜欢旅行
  2. “吾学淡如水”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态度?

    • A. 追求名利
    • B. 渴望内心平和
    • C. 追求权力
    • D. 崇尚奢华生活
  3. 诗中“白云”象征什么?

    • A. 财富
    • B. 自由
    • C. 学问
    • D. 爱情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登高》杜甫
  • 《赠花卿》杜甫

诗词对比

  • 黄庭坚与李白:黄庭坚的诗歌多表现内心的宁静与对理想的追求,而李白的诗则更强调个人的豪情与壮志,两者在风格和情感上有所不同。
  • 黄庭坚与苏轼:两位诗人都关注人生态度,但苏轼的诗歌更具生活气息,黄庭坚则更倾向于内心的修炼与哲思。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诗词选》
  • 《黄庭坚诗文集》

相关查询

西江月 题洞天清晓图 珊瑚网名画题跋卷十一 西江月 西江月 西江月 西江月 军民抗洪 西江月 其二 携家宿南涧山房 西江月·堂下水浮新绿 西江月 赠田道人 西江月 其一 题情 西江月·月里金乌报晓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青字旁的字 爪字旁的字 示字旁的字 慌不择路 堂牒 口字旁的字 日近长安远 了不可见 扳椽卧辙 绕缭 十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网友 庐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肚束三篾 桂开头的成语 德薄望浅 夕字旁的字 橐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劳辱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