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水堂醉卧问杜三十一》

时间: 2025-07-28 20:34:14

诗句

闻君洛下住多年,何处春流最可怜。

为问魏王堤岸下,

何如同德寺门前。

无妨水色堪闲玩,不得泉声伴醉眠。

那似此堂帘幕底,连明连夜碧潺湲。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8 20:34:14

水堂醉卧问杜三十一

原文展示:

闻君洛下住多年,何处春流最可怜。
为问魏王堤岸下,何如同德寺门前。
无妨水色堪闲玩,不得泉声伴醉眠。
那似此堂帘幕底,连明连夜碧潺湲。


白话文翻译:

听说您在洛阳住了多年,哪里春天的流水最令人怜惜呢?
我想问问魏王的堤岸,那儿和同德寺门前相比如何?
水的颜色可以随意欣赏,但没有泉水的声响伴我入眠。
哪里能比得上此堂的帘幕底下,连日连夜都有清澈的水流潺潺。


注释:

  • :指朋友,称呼。
  • 洛下:洛阳下面,指洛阳附近。
  • 春流:春天的流水,象征生机与美丽。
  • 魏王:指魏王堤岸,历史上魏王是魏国的君主,这里指代与水有关的地方。
  • 同德寺:一座寺庙,可能在作者心中有独特的情感和回忆。
  • 水色:水的颜色,这里指水的美丽。
  • 泉声:泉水的声音,寓意清静的环境。
  • 帘幕:窗帘,形容室内的环境。
  • 碧潺湲:清澈的流水声,形容宁静的景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生于今河南省洛阳市。白居易以其平易近人的诗风、人文关怀及政治态度而闻名,尤以《琵琶行》、《长恨歌》最具影响力。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白居易晚年,诗人因任职于洛阳而常常回忆起在洛阳的生活与情感。在这个时期,他的诗歌愈加注重抒情,表现对自然的向往以及对人生的感慨。诗中表现了他对春水的思考和对宁静生活的追求。


诗歌鉴赏:

《水堂醉卧问杜三十一》是一首探讨自然与人心的诗作,诗中透出一种闲适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开篇对朋友的问候,带出对春水的思考,表现了诗人对故友的关心以及对故乡的怀念。诗人在两处水景中进行比较,通过魏王堤岸和同德寺门前的水流,展示了他对自然之美的热爱。

全诗语言简练而情感真挚,水的意象贯穿始终,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宁静。尤其在“无妨水色堪闲玩,不得泉声伴醉眠”句中,诗人以水色作陪伴,反映了他内心的孤寂和对理想生活的渴望,而这种渴望与现实的对比,更显得深刻。

最后一句“连明连夜碧潺湲”则是全诗的情感高潮,通过细腻的描写,使人感受到在喧嚣外的宁静中,诗人心灵的自由与向往。整首诗以水为线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好生活的追求,以及在瞬息万变的人生中对宁静与和谐的渴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闻君洛下住多年:听说你在洛阳住了多年,开篇直接引起对方的注意。
  2. 何处春流最可怜:询问哪个地方的春水最让人怜惜,表现对自然的关注。
  3. 为问魏王堤岸下:提到魏王的堤岸,暗示有名胜之处。
  4. 何如同德寺门前:与同德寺门前的景色进行比较,展示对美景的向往。
  5. 无妨水色堪闲玩:水的颜色很好,适合悠闲地欣赏。
  6. 不得泉声伴醉眠:然而没有泉水的声音陪伴入眠,表达一种孤独感。
  7. 那似此堂帘幕底:对比此堂的环境,说明内心的宁静。
  8. 连明连夜碧潺湲:最后一句强调了水的清澈与流动,营造出一种恬静的氛围。

修辞手法:

  • 对仗:如“何处春流最可怜,何如同德寺门前”,形成一种对比的美感。
  • 比喻:水色与泉声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受。
  • 拟人:通过“泉声”赋予无生命的水以情感,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反映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与感悟,充满了哲理性与人文关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流:象征着生机与希望,表现出诗人对春天的深情。
  • 水色:代表着宁静与美好,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的欣赏。
  • 泉声:寓意着自然的声音,象征着内心的平静与安宁。
  • 帘幕:隐喻生活的私密与宁静,体现出诗人对内心世界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魏王堤岸”主要是指哪种景象?

    • A. 山
    • B. 水
    • C. 庙
    • D. 城市
  2. “无妨水色堪闲玩”的意思是:

    • A. 水色不美
    • B. 水色可玩
    • C. 水色不堪
    • D. 水色令人烦恼
  3. 诗中提到的“泉声”象征着:

    • A. 喧嚣
    • B. 宁静
    • C. 快乐
    • D. 忧伤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月夜忆舍弟》——杜甫
  • 《春夜喜雨》——杜甫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 白居易 vs. 杜甫:两位诗人都描写了自然景色,但白居易更注重情感的细腻与个人的内心体验,而杜甫则更多地关注社会现实与历史变迁。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白居易诗集》
  • 《唐代文学史》

相关查询

送包处士 赋得送轩辕先生归罗浮山 同僧宿道者院 题云际寺 早春友人访别南归 赠禅友 送沈光赴福幕(一作送福州从事) 出山睹春榜 迁村居二首 寄清演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输心服意 抬头不见低头见 鼓惑 外姻 无补于世 羽字旁的字 沙鸥翔集 亅字旁的字 势利之交 豆字旁的字 包含侨的词语有哪些 小字头的字 以为后图 溜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西字头的字 言行不类 决策千里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