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水堂醉卧问杜三十一》

时间: 2025-04-27 00:35:22

诗句

闻君洛下住多年,何处春流最可怜。

为问魏王堤岸下,

何如同德寺门前。

无妨水色堪闲玩,不得泉声伴醉眠。

那似此堂帘幕底,连明连夜碧潺湲。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0:35:22

水堂醉卧问杜三十一

原文展示:

闻君洛下住多年,何处春流最可怜。
为问魏王堤岸下,何如同德寺门前。
无妨水色堪闲玩,不得泉声伴醉眠。
那似此堂帘幕底,连明连夜碧潺湲。


白话文翻译:

听说您在洛阳住了多年,哪里春天的流水最令人怜惜呢?
我想问问魏王的堤岸,那儿和同德寺门前相比如何?
水的颜色可以随意欣赏,但没有泉水的声响伴我入眠。
哪里能比得上此堂的帘幕底下,连日连夜都有清澈的水流潺潺。


注释:

  • :指朋友,称呼。
  • 洛下:洛阳下面,指洛阳附近。
  • 春流:春天的流水,象征生机与美丽。
  • 魏王:指魏王堤岸,历史上魏王是魏国的君主,这里指代与水有关的地方。
  • 同德寺:一座寺庙,可能在作者心中有独特的情感和回忆。
  • 水色:水的颜色,这里指水的美丽。
  • 泉声:泉水的声音,寓意清静的环境。
  • 帘幕:窗帘,形容室内的环境。
  • 碧潺湲:清澈的流水声,形容宁静的景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生于今河南省洛阳市。白居易以其平易近人的诗风、人文关怀及政治态度而闻名,尤以《琵琶行》、《长恨歌》最具影响力。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白居易晚年,诗人因任职于洛阳而常常回忆起在洛阳的生活与情感。在这个时期,他的诗歌愈加注重抒情,表现对自然的向往以及对人生的感慨。诗中表现了他对春水的思考和对宁静生活的追求。


诗歌鉴赏:

《水堂醉卧问杜三十一》是一首探讨自然与人心的诗作,诗中透出一种闲适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开篇对朋友的问候,带出对春水的思考,表现了诗人对故友的关心以及对故乡的怀念。诗人在两处水景中进行比较,通过魏王堤岸和同德寺门前的水流,展示了他对自然之美的热爱。

全诗语言简练而情感真挚,水的意象贯穿始终,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宁静。尤其在“无妨水色堪闲玩,不得泉声伴醉眠”句中,诗人以水色作陪伴,反映了他内心的孤寂和对理想生活的渴望,而这种渴望与现实的对比,更显得深刻。

最后一句“连明连夜碧潺湲”则是全诗的情感高潮,通过细腻的描写,使人感受到在喧嚣外的宁静中,诗人心灵的自由与向往。整首诗以水为线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好生活的追求,以及在瞬息万变的人生中对宁静与和谐的渴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闻君洛下住多年:听说你在洛阳住了多年,开篇直接引起对方的注意。
  2. 何处春流最可怜:询问哪个地方的春水最让人怜惜,表现对自然的关注。
  3. 为问魏王堤岸下:提到魏王的堤岸,暗示有名胜之处。
  4. 何如同德寺门前:与同德寺门前的景色进行比较,展示对美景的向往。
  5. 无妨水色堪闲玩:水的颜色很好,适合悠闲地欣赏。
  6. 不得泉声伴醉眠:然而没有泉水的声音陪伴入眠,表达一种孤独感。
  7. 那似此堂帘幕底:对比此堂的环境,说明内心的宁静。
  8. 连明连夜碧潺湲:最后一句强调了水的清澈与流动,营造出一种恬静的氛围。

修辞手法:

  • 对仗:如“何处春流最可怜,何如同德寺门前”,形成一种对比的美感。
  • 比喻:水色与泉声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受。
  • 拟人:通过“泉声”赋予无生命的水以情感,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反映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与感悟,充满了哲理性与人文关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流:象征着生机与希望,表现出诗人对春天的深情。
  • 水色:代表着宁静与美好,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的欣赏。
  • 泉声:寓意着自然的声音,象征着内心的平静与安宁。
  • 帘幕:隐喻生活的私密与宁静,体现出诗人对内心世界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魏王堤岸”主要是指哪种景象?

    • A. 山
    • B. 水
    • C. 庙
    • D. 城市
  2. “无妨水色堪闲玩”的意思是:

    • A. 水色不美
    • B. 水色可玩
    • C. 水色不堪
    • D. 水色令人烦恼
  3. 诗中提到的“泉声”象征着:

    • A. 喧嚣
    • B. 宁静
    • C. 快乐
    • D. 忧伤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月夜忆舍弟》——杜甫
  • 《春夜喜雨》——杜甫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 白居易 vs. 杜甫:两位诗人都描写了自然景色,但白居易更注重情感的细腻与个人的内心体验,而杜甫则更多地关注社会现实与历史变迁。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白居易诗集》
  • 《唐代文学史》

相关查询

子渊送牡丹 洞仙歌 立春后二首 九日登裴公亭得无灾可避自登山之句何季皋滕 登楼绝句和者甚多又从而用韵择其可录者录之 郭伯秀约联骑春游不去有诗 望江南 游云溪与郡宴用太守韵即事二首 侄孙亦龙作亭于小山之上□余以野亭名之得诗 谢王使君送旅费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糸字旁的字 木字旁的字 遂歌 躺桥 心结尾的成语 不知寝食 包含矢的成语 匸字旁的字 屈膝求和 隆颓 肉字旁的字 各自 洞天福地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一阶半级 利口辩给 包含混的词语有哪些 麻字旁的字 士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密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