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9:15: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9:15:11
河传
樊增祥 〔清代〕
花屿。烟浦。雨初晴。垂柳红亭晚莺。
苎萝女儿鸦髻青。采菱。木兰双桨轻。
鸭头阑入花深处。斜阳暮。且傍鸳鸯住。
杏衫红。莲叶东。芙蓉。一生烟水中。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雨后初晴的美丽河畔景象。水边的花屿上,烟雾弥漫,柳树垂下的枝条轻拂着亭子,晚风中传来黄莺的鸣叫。河边的女孩梳着青色的鸦髻,采着菱角,轻轻划动着木兰桨。鸭子在花丛深处游荡,夕阳西下,河畔的鸳鸯安静栖息。女孩身穿红色杏衫,莲叶在水面泛着绿光,芙蓉花在烟水中静静绽放,仿佛这一切都融入了无尽的水雾之中。
樊增祥,清代诗人,生活于江南水乡,以描绘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闻名。其作品多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细腻观察,风格清新脱俗。
诗作成于清代,正值江南水乡的繁荣时期,作者通过对自然的描绘,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景象的向往。背景中的雨后晴天,象征着新的开始与生机。
《河传》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独特风光和人文情怀。诗中采用了大量的自然意象,如“花屿”“烟浦”“垂柳”,这些意象不仅构建了一个美丽的景象,也传达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气氛。诗人通过描绘女孩的动作、衣着和周围的环境,将读者带入一个生动的画面之中。雨后的清新和阳光的温暖交织在一起,体现了生活的美好与希望。
此外,诗中的“鸳鸯”“杏衫红”“莲叶东”等意象,传递出一种温柔的情感与生活的惬意,展现了江南水乡悠闲自在的生活状态。整体而言,诗歌不仅仅是在描绘自然,更是在反映一种生活的态度:在平静中寻求美好,在细腻中体验生活的乐趣。
本诗的中心思想在于描绘江南水乡的宁静与美好,展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美,传递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通过细腻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敬畏。
《河传》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鸳鸯”象征什么?
诗中描绘的主要场景是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