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3 03:54: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3 03:54:07
南海分坛位向东,石门深锁象龙宫。 归虚下有通灵地,广利中含济物功。 万里炎威惊变雪,一春佳兆喜占风。 儒臣诏许供牲币,愧有微诚佐圣躬。
南海的分坛位置朝向东边,石门紧紧锁着,像是龙宫一般。 在归虚之下有通灵的地方,广利之中蕴含着救助万物的功绩。 万里的炎热威力惊人地变成了雪,一春天的美好征兆让人欢喜地占卜着风。 儒臣得到诏令允许供奉牲畜和币帛,虽然微不足道,但也感到惭愧地辅助着圣上。
作者介绍: 李东阳(1447-1516),明代文学家、政治家,字宾之,号西涯,湖广长沙人。他是明代中期的文学领袖,主张文学复古,对后世影响深远。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李东阳在参与郊祀仪式时所作,表达了他对国家祭祀活动的虔诚和对皇帝的忠诚。诗中通过描绘南海分坛的景象,以及自己在仪式中的角色,展现了他的儒家思想和对国家的责任感。
这首诗通过描绘南海分坛的景象,展现了李东阳对国家祭祀活动的虔诚和对皇帝的忠诚。诗中“石门深锁象龙宫”一句,以龙宫比喻祭祀的庄严和神秘,体现了诗人对仪式的敬畏之情。而“归虚下有通灵地,广利中含济物功”则表达了诗人对祭祀活动的深刻理解,认为其不仅具有宗教意义,还蕴含着救助万物的功绩。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万里炎威惊变雪,一春佳兆喜占风”这样的意象,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美好祝愿。最后两句“儒臣诏许供牲币,愧有微诚佐圣躬”则体现了诗人对自己在仪式中的角色和责任的认识,虽然微不足道,但也感到惭愧地辅助着圣上。
整首诗语言庄重,意象丰富,情感真挚,展现了李东阳作为儒臣的责任感和对国家的忠诚。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表达诗人对国家祭祀活动的虔诚和对皇帝的忠诚,以及对自己在仪式中的角色和责任的认识。通过庄重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的儒家思想和对国家的责任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石门深锁象龙宫”一句,用什么比喻祭祀的庄严和神秘? A. 龙宫 B. 石门 C. 归虚 D. 广利
诗中“归虚下有通灵地”一句,表达了诗人对祭祀活动的什么理解? A. 宗教意义 B. 通灵意义 C. 救助万物的功绩 D. 神秘感
诗中“万里炎威惊变雪”一句,通过意象的变化,表达了什么? A. 对国家未来的美好祝愿 B. 对国家的不安 C. 对国家的失望 D. 对国家的愤怒
答案:1. A 2. B 3. A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