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送平江伯陈公漕运还淮安二首 其二》

时间: 2025-07-30 20:57:13

诗句

朝廷漕运仰南东,百里官河属会通。

胜国封疆还蓟北,西山泉𣲖出城中。

舟车坐惜千金费,畚锸虚劳累岁功。

犹有腐儒忧国念,欲将经国问元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0 20:57:13

原文展示:

朝廷漕运仰南东,百里官河属会通。胜国封疆还蓟北,西山泉出城中。舟车坐惜千金费,畚锸虚劳累岁功。犹有腐儒忧国念,欲将经国问元戎。

白话文翻译:

朝廷的漕运依赖东南方向,百里的官河属于会通河段。战胜的国家封疆回到蓟北,西山的泉水流入城中。船只和车辆因为珍惜千金的费用而停顿,挖掘工具空自劳累了一年的功绩。仍然有腐儒怀有忧国的念头,想要向元帅请教治国之道。

注释:

  • 漕运:古代指通过水路运输粮食等物资。
  • 南东:指东南方向。
  • 官河:官方管理的运河。
  • 会通:指会通河,古代运河名。
  • 胜国:战胜的国家。
  • 蓟北:指今天的北京一带。
  • 西山:北京西部的山脉。
  • 畚锸:挖掘工具。
  • 腐儒:指思想保守、不切实际的读书人。
  • 元戎:指军队的主帅,这里泛指高级军事或政治领导人。

诗词背景: 作者李东阳是明代著名文学家,其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和政治关怀。这首诗反映了当时朝廷对漕运的依赖以及对国家治理的深切关注。诗中提到的“腐儒忧国念”体现了作者作为知识分子的责任感和社会关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漕运的描述,展现了朝廷对东南漕运的依赖,以及对国家治理的深切关注。诗中“舟车坐惜千金费,畚锸虚劳累岁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资源的珍惜和对劳动成果的尊重。最后两句“犹有腐儒忧国念,欲将经国问元戎”则表达了作者作为知识分子的忧国忧民之情,以及对国家治理的深切期望。

诗词解析:

  • 首句“朝廷漕运仰南东”直接点明了朝廷对东南漕运的依赖。
  • 第二句“百里官河属会通”进一步说明了漕运的具体路线。
  • 第三句“胜国封疆还蓟北”提到了战胜国的封疆回到蓟北,暗示了政治的稳定。
  • 第四句“西山泉出城中”用自然景观来象征国家的繁荣。
  • 第五句“舟车坐惜千金费”反映了社会对资源的珍惜。
  • 第六句“畚锸虚劳累岁功”则表达了对劳动成果的尊重。
  • 最后两句“犹有腐儒忧国念,欲将经国问元戎”则体现了作者的忧国忧民之情和对国家治理的期望。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舟车坐惜千金费,畚锸虚劳累岁功”中的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
  • 象征:如“西山泉出城中”用自然景观来象征国家的繁荣。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对国家治理的深切关注和对社会资源的珍惜。通过漕运的描述,展现了朝廷的依赖和社会的现实,同时体现了作者作为知识分子的责任感和社会关怀。

意象分析:

  • 漕运:象征朝廷的依赖和社会的现实。
  • 官河:象征国家的繁荣和稳定。
  • 西山泉:象征国家的繁荣和自然的美好。
  • 腐儒:象征知识分子的责任感和社会关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漕运”是指什么? A. 水路运输粮食等物资 B. 陆路运输粮食等物资 C. 空运粮食等物资 D. 海运粮食等物资

  2. 诗中的“腐儒”是指什么? A. 思想开放的读书人 B. 思想保守的读书人 C. 无知的读书人 D. 聪明的读书人

  3. 诗中提到的“元戎”是指什么? A. 军队的主帅 B. 文官 C. 商人 D. 农民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平江伯陈公漕运还淮安二首 其一》:同一主题的另一首诗,可以对比阅读。
  • 《漕河》:描述漕运的另一首诗,可以对比阅读。

诗词对比:

  • 《送平江伯陈公漕运还淮安二首 其一》:同一主题的另一首诗,可以对比阅读。
  • 《漕河》:描述漕运的另一首诗,可以对比阅读。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诗别裁集》:收录了李东阳的诗作,可以进一步了解其作品。
  • 《明代文学史》:可以了解明代文学的背景和特点。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涵晖阁 捧檄家山 渔父 有所见 依韵奉和司徒侍中龙兴灯夕 西湖山居灯夕 听演师琴 书里中所见 捧檄家山 冷泉观放水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吃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买盐 移山竭海 倒八字的字 应变随机 蹇结尾的成语 包含江的成语 金字旁的字 安如盘石 局天 仰凭 傥若 蹑短 髟字旁的字 三撇旁的字 爪字旁的字 阿谀奉承 白首如新,倾盖如故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