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20: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20:13
原文展示:
送开州陈同知 李东阳 〔明代〕
十年尘土暗青袍,作宦今看改鬓毛。 南国才名非汨没,北州民力正烦劳。 贫怜范叔惟尘甑,贵识王祥有佩刀。 春兴不随公事了,绛纱笼月坐挥毫。
白话文翻译:
经过十年的官场生涯,尘土使得青袍显得暗淡,如今看到自己的鬓发已经改变。 在南方享有才名并不被埋没,但在北方,民众的劳力正感到疲惫。 贫穷时我像范叔一样只有尘土覆盖的甑,富贵时我认识到王祥那样有佩刀的人。 春天的兴致并不随着公务的结束而结束,我在月光下坐在绛纱笼中挥毫写字。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东阳(1447-1516),明代文学家、政治家,字宾之,号西涯,江西南昌人。他的诗文风格清新自然,尤以诗见长,与杨慎、徐祯卿并称“明初三大家”。此诗是李东阳送别陈同知的作品,陈同知是他的同僚,即将前往开州任职。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李东阳在陈同知即将赴任开州时所作,表达了对陈同知官场生涯的感慨,以及对其未来工作的期望和祝福。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陈同知官场生涯的描绘,展现了官场的沧桑和变迁。首联以“十年尘土暗青袍”形象地描绘了官场生涯的漫长和不易,而“作宦今看改鬓毛”则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变迁。颔联和颈联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引用,既表达了对陈同知才名的肯定,也对其未来的工作寄予了期望。尾联则以春天的兴致不随公务结束而结束,表达了作者对陈同知未来工作的乐观态度和对友人的祝福。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陈同知官场生涯的描绘,展现了官场的沧桑和变迁,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和对未来工作的期望。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青袍”象征什么? A. 官职和官场生涯 B. 贫穷和困苦 C. 富贵和权力 答案:A
诗中的“范叔”和“王祥”分别象征什么? A. 贫穷和富贵 B. 困苦和权力 C. 困苦和困苦 答案:A
诗中的“绛纱笼月”象征什么? A. 优雅和宁静的环境 B. 贫穷和困苦 C. 富贵和权力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