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33: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33:14
病中书怀
作者: 陆汝猷 〔清代〕
战罢文坛力尚遒,那经小病迫深秋。
未谙医术慵投剂,恐累亲忧强说瘳。
拥袖惊馀风料峭,挑镫听尽雨飕飗。
连朝作势催寒至,旧典青袍熨贴不?
战后刚刚在文坛上崭露头角,却因小病被迫在深秋时节静养。
对医术不太了解,懒得去投药,担心会让亲人忧虑,故而强作欢颜说自己已经康复。
手握衣袖,惊觉余风刺骨,挑灯听雨,细细品味这淅沥的声响。
连日来,感觉寒气逼近,旧时的青袍是否能再贴身而用?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无明显典故,主要是个人的生活感受与情绪表达。
作者介绍
陆汝猷(1618-1680),字汝猷,号希逸,清代诗人,生于明末,清初。其诗风清新俊逸,常关注社会变迁与个人命运,笔触细腻而情感真挚。陆汝猷的创作多受当时社会动荡及自身遭遇的影响。
创作背景
《病中书怀》创作于陆汝猷因病静养期间,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思考和对当前状况的感悟。深秋时节,寒意渐浓,作者在静养中感受到身体的虚弱与精神的孤独,产生了对生命、健康的思索。
《病中书怀》是一首抒发病中感怀的诗作,诗人在深秋时节因小病而不得不静养,面对这种境遇,诗人展现了对生命的敏感与思考。全诗通过对身体状况的描写,折射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焦虑。
从开头的“战罢文坛力尚遒”可以看出,诗人在文坛上表现得意,但小病的侵扰使他不得不暂时中断创作,这种反差使得诗人的情绪更加沉重。接下来的“未谙医术慵投剂”,则表现出一种无奈与懒散,诗人对医药不熟悉,导致他对健康的照顾态度消极,反映出一种对生活的无力感。
“拥袖惊馀风料峭,挑镫听尽雨飕飗”两句,生动描绘了秋天的寒意与雨声,充分展现了诗人对外界环境的敏感。诗人在病中对自然的观察,既是对自身处境的反思,也是对生命的感悟。最后两句“连朝作势催寒至,旧典青袍熨贴不”则表现出一种对传统、对过往的怀念,青袍作为温暖的象征,暗示了诗人对温情与安慰的渴望。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个人的病痛体验,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与对人情的依恋,令人感同身受。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病痛的感受、对人情的思考以及对生命的感悟,反映了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无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战罢文坛力尚遒”指的是什么?
A. 诗人身体健康
B. 诗人在文坛上的成就
C. 诗人对医术的熟悉
答案:B
“未谙医术慵投剂”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态?
A. 对医术非常了解
B. 不愿意去看病
C. 对医药无能为力
答案:C
诗中提到的“青袍”象征什么?
A. 过去的成就
B. 生命的温暖与庇护
C. 诗人的孤独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秋夕》相比,陆汝猷的《病中书怀》更为个人化,注重对自身情感的深刻反思。杜甫的作品虽也表现出秋天的凄凉,但更多地关注社会与人事的变迁,情感基调较为沉重。
推荐书目
以上为《病中书怀》的详细解析与学习资料,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首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