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01: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01:10
诗词名称: 平山怀古
作者: 杜漺 〔清代〕
类型: 古诗词
隋宫旧址尽荒凉,一代繁华怨夕阳。
清夜彩春啼鸟寂,红颜黄土野原香。
星楼涵日浮空碧,御道连烟入望长。
多少兴亡成底事,年年青草满雷塘。
这首诗描绘了隋朝宫殿的旧址如今已变得荒凉,往日的繁华令人怨恨夕阳的无情。宁静的夜晚,春鸟啼鸣却显得格外寂静,红颜已埋在黄土中,只有野原的香气依然弥漫。星空下,阳光照耀着空中蔚蓝的色彩,御道上的烟雾在远方延伸。多少兴亡都成了无足轻重的往事,每年青草依旧生长在雷塘上。
作者介绍:
杜漺,清代诗人,生于明末清初,因其诗风清新、情感真挚而受到赞誉。其作品多为抒怀和咏史,常常表现对历史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平山怀古》是在一个宁静的夜晚,诗人站在古老的隋宫遗址上,感慨历史的兴亡,抒发对过往繁华的怀念。这种感慨是在清代社会变革的背景下,诗人对历史的深思与感慨。
《平山怀古》以隋朝的遗址为背景,表达了对历史兴亡的感慨与对时间流逝的无奈。诗的开头通过“隋宫旧址尽荒凉”直接点明了主题,展现出历史的沧桑与遗憾。接着,诗人以“清夜彩春啼鸟寂”的描写,渲染出一种孤寂的氛围,反映出人们在繁华消逝后,心中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与惋惜。诗中的“红颜黄土”则用以象征逝去的青春与生命,深刻地表达出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感慨。
中间的“星楼涵日浮空碧,御道连烟入望长”则通过描绘自然与人文景观的结合,展示了古代王朝的辉煌与如今的对比,进一步增强了诗歌的历史感和深邃的思考。最后两句“多少兴亡成底事,年年青草满雷塘”则以草木的生长作为对比,指向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延续,反映出一种对历史无常的哲理性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的感慨,表现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对过往繁华的怀念,同时也反映了自然与生命的循环。诗人在对比历史与现实中,传达出一种哲理性的思考,提醒人们珍惜当下,思考历史的意义。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平山怀古》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杜漺
C. 白居易
D. 辛弃疾
诗中“一代繁华怨夕阳”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时间的珍惜
B. 对过往的惋惜
C. 对未来的期待
D. 对自然的赞美
诗中提到的“隋宫”代表了什么?
A. 现存的建筑
B. 历史的辉煌
C. 自然的美丽
D. 个人的经历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