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1 06:49: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06:49:32
寒夜怨
作者: 杜漺 〔清代〕
冻草不可结,树寒枝相依。
蛾眉夜分明,愁思不得歧。
漏远耳转亲,月落心欲危。
孤衾光明灭,照见双凤丝。
双凤何熠熠,羽毛立离离。
回眸敛精魄,悲来还自持。
寝兴忽晻暧,息定意旋移。
殷勤结良梦,为寄心相知。
在寒冷的夜晚,草木冻得无法生长,只有寒冷的树枝互相依偎。夜空中蛾眉般的月亮清晰可见,但我的愁思却无法找到出口。钟漏声远,耳边传来的亲近感消逝,月亮落下,心里感到不安。孤独的被子在微弱的光亮中熄灭,只能照见那双凤的丝线。那双凤多么璀璨,羽毛飘扬而立。回眸之间,心神渐渐收敛,悲伤来袭却仍旧自持。睡意忽然模糊,心绪也随之变化。热切地编织美梦,只为寄托心中对彼此的知晓。
作者介绍:杜漺,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作以情感细腻、意象丰富著称。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寒冷的夜晚,诗人或许经历了孤独与思念的情感,反映了对情感的渴望和对生活的思考。
《寒夜怨》是一首充满寒意与愁绪的抒情诗,诗中表现了诗人在寒冷的夜晚中对孤独与思念的深刻感受。开篇通过“冻草不可结,树寒枝相依”展现了寒夜的凄凉,给人一种压抑的气氛。而“蛾眉夜分明,愁思不得歧”则将诗人的愁苦与夜色的明亮形成鲜明对比,突显了内心的无奈和焦虑。
诗中多次运用意象,如“孤衾光明灭”暗示了孤独的无助,而“照见双凤丝”则象征着对美好情感的向往。双凤象征着情爱的美好,诗人通过这些意象表达了自己对温暖和情感的渴望。后半部分的“回眸敛精魄,悲来还自持”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挣扎和对情感的理智把控,尽管心中悲伤,但仍努力保持自我。
整首诗在细腻的情感描写中,展现了诗人对爱情的渴望与对孤独的深刻反思,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情感的渴望,通过对寒冷夜晚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显示了对孤独生活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的“蛾眉”指代什么?
诗人在寒夜中感到的主要情绪是什么?
诗中的“双凤”象征着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杜漺的《寒夜怨》更为沉郁,后者通过寒冷的意象传达孤独的情感,而前者则通过月亮的意象表达对过往爱情的怀念,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和表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