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4 19:38: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4 19:38:29
山下留别佛光和尚
白居易 〔唐代〕
劳师送我下山行,此别何人识此情。
我已七旬师九十,当知后会在他生。
这首诗表达了我在下山时,师傅为我送行的情景,但此时的别离,谁能理解我内心的情感呢?我已经七十岁,而我的师傅已经九十岁,想必我们以后再相见,可能是在来世。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以其平易近人的语言和深刻的思想,广受后人喜爱。他的诗歌风格注重生活琐事,关注民生疾苦,常以直白的形式表达深刻的情感。
这首诗作于白居易晚年时期,表达他与师傅佛光和尚之间深厚的情谊。在他看来,人生的离别是常态,而真正的情感却往往难以被他人理解。诗中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未来重聚的期望。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厚的情感。在离别的时刻,白居易向佛光和尚致以了惜别之情。诗的开头“劳师送我下山行”直接点出送别的情景,表达了他对师傅的尊重与感激。接下来的“此别何人识此情”则展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尽管在场的人很多,但能够理解他此刻情感的人却寥寥无几。
诗的后半部分“我已七旬师九十”不仅说明了双方的年纪,也暗示了生命的脆弱与无常。在这一句中,白居易通过对比展现出时光流逝的无情,仿佛在感叹人生短暂,令人感到深深的惆怅。而最后一句“当知后会在他生”则透出一种超然的态度,表达了对未来重聚的期待和对生命轮回的信仰。这种对来生的期望,既是对现实的无奈回应,也是对真情永恒的坚定信念。
整首诗读来,既有对当下离别的伤感,又包含了对未来的希望,情感层次丰富,令人深思。
整首诗传达了对离别的惆怅,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深厚却难以被理解,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重聚的期待,体现了佛教对轮回的信仰。
白居易的“七旬”指的是几岁?
诗中提到的“师”指的是谁?
诗的主题是什么?
白居易的《山下留别佛光和尚》与杜甫的《赠花卿》在主题上都涉及离别,但白居易更注重内心的情感表达,而杜甫则倾向于对友人能力的赞美与惜别之情的表现。两首诗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情感深度与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