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山下留别佛光和尚》

时间: 2025-07-12 13:51:02

诗句

劳师送我下山行,此别何人识此情。

我已七旬师九十,当知后会在他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13:51:02

原文展示:

山下留别佛光和尚
白居易 〔唐代〕

劳师送我下山行,此别何人识此情。
我已七旬师九十,当知后会在他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我在下山时,师傅为我送行的情景,但此时的别离,谁能理解我内心的情感呢?我已经七十岁,而我的师傅已经九十岁,想必我们以后再相见,可能是在来世。

注释:

  • 劳师:指的是辛苦地请大师来送行。
  • 此别:此时的离别。
  • 何人识此情:没有人能理解我此刻的情感。
  • 七旬:指七十岁。
  • 师九十:指师傅九十岁。
  • 后会在他生:未来的重聚将在另一个生命中。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以其平易近人的语言和深刻的思想,广受后人喜爱。他的诗歌风格注重生活琐事,关注民生疾苦,常以直白的形式表达深刻的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白居易晚年时期,表达他与师傅佛光和尚之间深厚的情谊。在他看来,人生的离别是常态,而真正的情感却往往难以被他人理解。诗中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未来重聚的期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厚的情感。在离别的时刻,白居易向佛光和尚致以了惜别之情。诗的开头“劳师送我下山行”直接点出送别的情景,表达了他对师傅的尊重与感激。接下来的“此别何人识此情”则展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尽管在场的人很多,但能够理解他此刻情感的人却寥寥无几。

诗的后半部分“我已七旬师九十”不仅说明了双方的年纪,也暗示了生命的脆弱与无常。在这一句中,白居易通过对比展现出时光流逝的无情,仿佛在感叹人生短暂,令人感到深深的惆怅。而最后一句“当知后会在他生”则透出一种超然的态度,表达了对未来重聚的期待和对生命轮回的信仰。这种对来生的期望,既是对现实的无奈回应,也是对真情永恒的坚定信念。

整首诗读来,既有对当下离别的伤感,又包含了对未来的希望,情感层次丰富,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劳师送我下山行:请师傅费心送我离开山。
  2. 此别何人识此情:这次离别,谁能理解我内心的情感。
  3. 我已七旬师九十:我已七十岁,师傅则已九十岁。
  4. 当知后会在他生:想必我们未来的重聚会在另一个生命中。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年龄的对比,突显了生命的短暂与无常。
  • 隐喻:将人生的离别比作来世的重聚,展现了对真情的向往。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达了对离别的惆怅,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深厚却难以被理解,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重聚的期待,体现了佛教对轮回的信仰。

意象分析:

  • :象征着道德与智慧的高峰,送别代表着人生的旅途。
  • 师傅:代表着智慧与引导,象征着人生的导师和精神寄托。
  • 时间:年龄的引入,象征着生命的无常,提醒人们珍惜当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白居易的“七旬”指的是几岁?

    • A. 60岁
    • B. 70岁
    • C. 80岁
  2. 诗中提到的“师”指的是谁?

    • A. 白居易的朋友
    • B. 佛光和尚
    • C. 诗人的父亲
  3. 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离别与重聚
    • B. 生活的快乐
    • C. 自然风光

答案:

  1. B. 70岁
  2. B. 佛光和尚
  3. A. 离别与重聚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赠花卿》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白居易的《山下留别佛光和尚》与杜甫的《赠花卿》在主题上都涉及离别,但白居易更注重内心的情感表达,而杜甫则倾向于对友人能力的赞美与惜别之情的表现。两首诗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情感深度与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白居易诗文集》
  • 《唐代文人情感与诗歌研究》

相关查询

容儿钵头 送蜀客 扬州法云寺双桧 题润州鹤林寺 鹦鹉 偶苏求至话别(后六句与送苏绍之归岭南诗同) 杨花 横吹曲辞。折杨柳 邠王小管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卤字旁的字 敌不可假 戈字旁的字 蒲社 小乘 压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活到老学到老 雷抃 靣字旁的字 孩婴 飞字旁的字 戴罪立功 十死一生 捞一把 当世才度 包含乃的成语 止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