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临江仙 道友问修行》

时间: 2025-05-11 23:53:44

诗句

洁己存心归大善,常行恻隐之端。

慈悲清静亦频观。

希夷玄奥旨,三教共全完。

别子休妻为上士,悉捐财色真餐。

长全五脏得康年。

功成兼行满,真性入仙坛。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1 23:53:44

临江仙 道友问修行

原文展示:

洁己存心归大善,常行恻隐之端。
慈悲清静亦频观。希夷玄奥旨,三教共全完。
别子休妻为上士,悉捐财色真餐。
长全五脏得康年。功成兼行满,真性入仙坛。

白话文翻译:

保持清白的心灵,追求伟大的善行,
常常表现出对他人的怜悯之情。
慈悲与内心的宁静也要时常观照,
追求那深奥而玄妙的道理,三教(儒、道、佛)都能得到圆满。
舍弃妻子儿女,成为高尚的士人,
放弃财富与色欲,真正的食物是这种修行。
保持五脏的健康,获得长寿。
功成之后,行满天下,
真实的自性便能升入仙界。

注释:

  • 洁己:保持自身的清白。
  • 恻隐:对他人悲苦的同情与怜悯。
  • 希夷:指深奥的道理。
  • 三教:指儒教、道教与佛教。
  • 上士:指品德高尚的人。
  • 真餐:指真正的修行与内心的满足。
  • 五脏:指人体的五个重要器官,象征健康。
  • 仙坛:指达到了修行的至高境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哲,元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记载,主要以道教思想为创作核心,其诗词多表现出修行与哲理的结合,关注心灵的修炼和道德的提升。

创作背景:

此诗的创作背景可能源于道教的修行理念,以及对人生与社会的思考。由于元代的社会动荡,许多文人开始寻求精神的寄托与内心的宁静,王哲的作品便反映了这一时代的哲学思潮。

诗歌鉴赏:

《临江仙 道友问修行》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展现了诗人在修行道路上的思考与感悟。诗中强调“洁己存心”,这是修行的基础,意味着要保持内心的纯净与坚定的信仰。接着,诗人提到“常行恻隐之端”,强调对他人悲苦的关怀,这不仅是道德的要求,更是修行者应有的态度。接下来的“慈悲清静”则是修行过程中的重要境界,只有内心真正的平静和慈悲,才能看见更深的道理。

诗中的“别子休妻为上士”,直面了修行者为了追求更高境界而做出的舍弃,这种放弃不仅是对物质的超越,也是对世俗关系的超脱。通过“悉捐财色真餐”,诗人传达了修行者应当追求的真实与内心的满足,财富与欲望在这一过程中显得微不足道。

最后,诗人在总结中提到“功成兼行满,真性入仙坛”,表达了修行者在经历了一系列的磨练与修行后,最终得到的圆满与升华。这种从内心出发的修行,不仅是对自我价值的实现,也是对生命意义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洁己存心归大善:强调修行者要保持内心的清白,并追求伟大的善行。
  2. 常行恻隐之端:提到修行者应常常表现出对他人悲苦的同情与关怀。
  3. 慈悲清静亦频观:修行者不仅要慈悲,还要保持内心的宁静。
  4. 希夷玄奥旨,三教共全完:追求深奥的道理,最终能使儒、道、佛三教达到圆满。
  5. 别子休妻为上士:修行者为了追求更高的境界,甚至舍弃家庭。
  6. 悉捐财色真餐:放弃财富与欲望,追求真正的修行。
  7. 长全五脏得康年:保持身体健康,从而获得长寿。
  8. 功成兼行满,真性入仙坛:修行圆满之后,真实的自性将进入更高的境界。

修辞手法: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运用了对仗的手法,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通过“仙坛”的比喻,表达了修行者追求的理想境界。
  • 排比:诗中多处使用排比,加强了修行过程的连贯性与逻辑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的中心思想是修行与内心的提升。诗人通过对修行过程的描绘,强调了内心的宁静、慈悲以及对物质欲望的超越,最终达到身心的和谐与灵魂的升华。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洁己:象征内心的纯净。
  • 慈悲:代表对他人的关怀与怜悯。
  • 三教:象征着不同的思想体系的融合。
  • 仙坛:象征修行的最高境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三教”指的是哪三种教义?

    • A. 道教、基督教、佛教
    • B. 儒教、道教、佛教
    • C. 儒教、道教、伊斯兰教
    • D. 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2. 诗中提到的“长全五脏得康年”意指什么?

    • A. 健康长寿
    • B. 财富与名声
    • C. 成功与荣华
    • D. 学识渊博
  3. 诗中“别子休妻为上士”强调了什么?

    • A. 追求名利
    • B. 放弃家庭
    • C. 追求真理
    • D. 增添财富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by 杜甫
  • 《静夜思》 by 李白
  • 《庐山谣》 by 王维

诗词对比:

  • 王维《终南山》:同样展现了对自然与内心的追求,但更侧重于自然的描写与心灵的宁静。
  • 李白《将进酒》:表现出对人生的洒脱与豪放,与王哲的内省修行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道教文化与诗歌》

相关查询

寄题蒋学正三径庵 其二 拟进讲筵尚书终篇锡宴诗 其一 上高提举生日 其二 次韵高宰谢朱倅惠酒 上绍兴守俞阁学生日 其三 上绍兴守俞阁学生日 其二 上绍兴守俞阁学生日 上平江守徐侍郎生日 其二 上平江守徐侍郎生日 次韵商筑叟雪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長字旁的字 皮字旁的字 隐武 担风袖月 谳牍 沿涉 母字旁的字 薄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坐卧不宁 击玉敲金 狐不二雄 炜炜 尸字头的字 兼人好胜 心慈 竹字头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