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临江仙 送玉坡马夫子南归》

时间: 2025-05-01 18:42:26

诗句

顿足营丘春莫矣,刺苞黄萼方开。

芙蓉幕底偶迟徊。

心旌南北路,惜别欲盈腮。

血泪三更悲杜宇,情深风木生哀。

穆陵遥望白云堆。

莺花无与共,山水倩谁陪。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8:42:26

原文展示

临江仙 送玉坡马夫子南归
作者: 唐芑 〔清代〕

顿足营丘春莫矣,刺苞黄萼方开。
芙蓉幕底偶迟徊。
心旌南北路,惜别欲盈腮。
血泪三更悲杜宇,情深风木生哀。
穆陵遥望白云堆。
莺花无与共,山水倩谁陪。

白话文翻译

春天已经结束,我在营丘上踱步,恨不得时间能够停留。此时黄萼花刚刚开放,芙蓉花下我不禁徘徊。
心中的思念像旌旗在南北的路上飘荡,惜别之情使我泪水盈眶。
夜深三更,杜鹃的悲鸣让我心里充满了悲伤,情感深重,让风中的树木也感到哀伤。
在穆陵遥望远方的白云堆积,莺花无法相伴,山水之间又有谁能陪我呢?

注释

  • 营丘: 指一个营地或丘陵,营地象征离别的地方。
  • 顿足: 意为踱步,表现出不舍和焦虑的心情。
  • 刺苞黄萼: 描述刚刚绽放的花朵,象征着春天的生机。
  • 心旌南北路: 心中的思念在南北的路上飘动。
  • 血泪: 形容悲痛的眼泪,表现出深切的离别之情。
  • 杜宇: 指杜鹃,古人常用杜鹃的啼鸣来表达悲伤。
  • 穆陵: 地名,表达遥望的意境。

典故解析

  • 杜宇: 杜鹃在古代文学中常被视为悲伤的象征,其鸣叫声常常与离别之情相连。
  • 春莫矣: 表达春天即将结束,象征着生命的轮回和变化,暗含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唐芑(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擅长写词,作品多以婉约、细腻著称,常表达离别、相思的情感。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清代,可能是为了送别友人或亲人,表现出对离别的深切感受和对春天美好时光的留恋,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友情和离别的重视。

诗歌鉴赏

《临江仙 送玉坡马夫子南归》是一首充满离愁别绪的词作,诗人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离别时的孤独和对春天的眷恋。开头“顿足营丘春莫矣”便以强烈的情感吸引读者,营丘象征着离别的地方,春天的结束更增添了离愁。随着诗句的展开,黄萼的绽放与心中的徘徊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一种对美好景象的无奈与渴望。

在后续的描写中,诗人通过“血泪三更悲杜宇”的细节,形象地表现出自己内心的悲痛和无法言表的情感。杜鹃的哀鸣仿佛在诉说着离别的痛苦,而“情深风木生哀”则将树木也拟人化,似乎也感受到离别的悲伤。最后的“莺花无与共,山水倩谁陪”更是将孤独与空旷推向高潮,表达了诗人对于陪伴的渴望与对友人离去的无奈。

整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致描写,传达了深刻的情感体验,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与对春天美好时光的珍惜,构成了一幅动人心弦的离别画面。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顿足营丘春莫矣: 诗人因离别而踱步不前,感叹春天已然逝去。
    • 刺苞黄萼方开: 形容黄萼花的绽放,象征着新生与希望,却与离别形成对比。
    • 心旌南北路,惜别欲盈腮: 形容思念之情如旌旗在心中飘荡,离别时泪水将要溢出眼眶。
    • 血泪三更悲杜宇: 夜深时,杜鹃的啼鸣让人心痛,表达了深切的离愁。
    • 情深风木生哀: 深厚的情感使得周围的风与树木似乎也感到悲哀。
    • 穆陵遥望白云堆: 远望穆陵的白云,表达遥远的思念与孤独。
    • 莺花无与共,山水倩谁陪: 对于美好景色的孤独感,质问山水间的陪伴。
  • 修辞手法:

    • 拟人: “风木生哀”将风和树木拟人化,增加了情感的深度。
    • 对仗: 词中多处使用对仗手法,增强了韵律感。
  • 主题思想: 整首词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深切怀念与对美好时光的留恋,折射出人情的脆弱与人生的无常。

意象分析

  • 营丘: 象征离别的场所,充满回忆与思念。
  • 黄萼: 代表春天的希望与美丽,象征着生命的轮回。
  • 杜宇: 杜鹃的哀鸣成为悲伤的象征,常与离别相联系。
  • 白云: 远望的白云代表着遥远的思念与孤独的心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临江仙》这首词的主题主要是? A. 赞美春天
    B. 描述离别
    C. 表达爱情

  2. 诗中“顿足营丘春莫矣”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喜悦
    B. 失落与无奈
    C. 愤怒

  3. 词中提到的“杜宇”指的是什么?
    A. 一种花
    B. 一种鸟
    C. 一种乐器

答案: 1-B,2-B,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如梦令》: 李清照同样表达了离别之情,但更多地体现出女性的细腻与柔情。
  • 《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的作品通过草的枯荣反映人生的无常,与《临江仙》的主题形成呼应。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唐诗三百首》

相关查询

南浦泊舟 别赵李曹 颂古三十八首 颂古三十八首 颂古三十八首 颂古三十八首 颂古三十八首 颂古三十八首 颂古三十八首 颂古三十八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观者如云 龝字旁的字 万家之侯 晓知 后悔药 包含始的词语有哪些 立字旁的字 大瓠之用 费力劳神 磨动 卜字旁的字 比字旁的字 庋阁 穴宝盖的字 鹰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借故推辞 道情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