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2:43: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2:43:36
倦凭小竖立柴门,
残角疏钟欲断魂。
伤雁养翎依荻浦,
渡牛浮鼻望烟村。
壮心已觉随年往,
孤学何由与俗论?
数点雨声催返舍,
小窗灯火对壼餐。
我疲倦地靠在小竖门上,
残余的钟声细微得仿佛要断了我的魂。
受伤的雁儿在芦苇边养着翎羽,
渡过水牛,浮鼻子望向烟雾缭绕的村庄。
壮志豪情已经随着时光流逝而减弱,
孤独的学问又怎能与世俗的议论相提并论?
几滴雨声催促我返回住处,
小窗前的灯火映照着我与酒壶的晚餐。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词人,文学家。他的诗歌以豪放激昂著称,表现出强烈的爱国情怀和对社会的关切。
这首诗作于陆游晚年,表达了他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壮志未酬的感慨。在当时,南宋政局动荡,他心系国家,常常感到孤独与失落。
《晚立》是陆游晚年创作的一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往壮志未酬的思考与现实孤独的感受。诗中开头“倦凭小竖立柴门”,透露出一种疲惫与无奈的情绪,像是在描绘一个孤独的身影,站在小门前,感受着周遭的凄凉。接下来的“残角疏钟欲断魂”则通过钟声的意象,进一步渲染出一种孤独的氛围,钟声的凄凉仿佛在诉说着诗人的内心痛楚。
诗中“伤雁养翎依荻浦”通过雁的意象,表现了诗人对自由的渴望与对孤独的无奈。受伤的雁在芦苇旁养翎,恰如诗人自我修整,却难以摆脱内心的孤寂。诗的后半部分,“壮心已觉随年往”,表达了诗人对壮志豪情的感慨,随着时光的流逝,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愈加明显,使得诗人对孤独的学问感到无力与无奈。
最后两句“数点雨声催返舍,小窗灯火对壼餐”则将孤独与温暖形成鲜明对比,几声雨滴的声音像是催促着诗人回到那温暖的家,然而小窗前的灯火却映照出的是诗人独自一人享用晚餐的孤独情境,令人感慨万千。
整首诗表达了陆游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对壮志未酬的无奈,以及在孤独中对温暖家庭的渴望,体现出一种深沉而复杂的情感。
陆游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D. 清代
诗中“数点雨声催返舍”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期待
B. 孤独
C. 失落
D. 欣喜
诗中“伤雁”意象象征什么?
A. 自由
B. 孤独
C. 爱情
D. 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