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6:35: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6:35:50
黛掩春山,星沉晓雾,迷茫不辨长林路。
鹃声凄厉隔枝闻,飞花伴我风前伫。
绿酒谁温,幽怀自诉,芳韶肯共痴云驻?
欲笺残梦托冥鸿,冥鸿缥缈知何处?
春山被黛色掩映,星星在晨雾中沉寂,迷茫中我无法辨认长林的道路。
只有凄厉的杜鹃声在枝间传来,飞舞的花瓣伴着我在风中伫立。
谁来温杯绿酒,与我诉说幽深的情怀,芳华时光可否与我一起留驻?
我想把残梦写成信托给冥鸿,但那冥鸿缥缈无踪,究竟去往何处?
作者介绍:熊盛元,现代诗人,以清新自然的语言和深刻的情感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融汇了个人的情感与自然的景象,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春天,诗人通过描绘春山、晨雾和杜鹃声,表达了对自然的感悟与对人生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的迷茫与对情感的追寻。
这首《踏莎行 和清晓》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时光的渴望。开篇的“黛掩春山,星沉晓雾”,不仅描绘出了一幅朦胧的春晨图景,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迷茫与不确定。接下来的“迷茫不辨长林路”,更是将这种迷茫感进一步深化,使读者感受到一种无助和孤独。
“鹃声凄厉隔枝闻,飞花伴我风前伫。”通过杜鹃的哀鸣和随风而舞的花瓣,诗人传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惋惜与追忆。这种用自然景物反映内心情感的手法,使得整首诗在情感上更加深刻。
“绿酒谁温,幽怀自诉”,在此,诗人与自然之间的对话升华为对情感的深刻反思。诗人希望通过酒来温暖内心的情怀,这种渴望与追寻让人倍感共鸣。
最后两句“欲笺残梦托冥鸿,冥鸿缥缈知何处?”则引发出一种对未来的迷茫和对美好梦境的追寻。冥鸿象征着无法捉摸的理想与梦想,给人以思考与遐想的空间。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这首诗通过春天的自然景观,反映出诗人对人生的迷茫与对美好时光的渴望。诗中的情感深邃而细腻,展现了对生命的思考和对理想的追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的“黛掩春山”是指什么颜色的山?
诗人希望通过什么来温暖自己的情怀?
“冥鸿”在诗中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熊盛元的这首诗与李白的《月下独酌》有相似之处,都是在描绘自然景象中反映出个人情感的孤独与对理想的追寻。李白在月下独酌中表达了洒脱与豪情,而熊盛元则通过春山与杜鹃声传达出一种深邃的思考与内心的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