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踏莎行 其一》

时间: 2025-05-07 12:04:40

诗句

风絮飘残,烟丝低尽。

愔愔院落寻芳信。

小颦窥镜去年时,不堪重向啼莺问。

锦字情长,碧云天近。

蓬山祇在灵犀寸。

西楼昨夜月胧明,欢尘坠处凭谁认。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2:04:40

原文展示:

风絮飘残,烟丝低尽。愔愔院落寻芳信。小颦窥镜去年时,不堪重向啼莺问。锦字情长,碧云天近。蓬山祇在灵犀寸。西楼昨夜月胧明,欢尘坠处凭谁认。

白话文翻译:

风中的絮丝飘落,烟雾也渐渐消散。在这宁静的院落中,寻觅着往日的芳香。轻轻皱眉,透过镜子回想去年的时光,实在不忍再向啼鸣的黄莺询问。锦绣的情意绵长,碧蓝的天空似乎更加靠近。蓬莱山也只在心灵的一寸之间。昨夜西楼的月光朦胧明亮,欢愉的尘世间,究竟由谁来辨认呢?

注释:

  • 愔愔:形容宁静的样子。
  • 芳信:芳香的消息,指美好的事物或情感。
  • 小颦:轻轻皱眉,表示思念或忧伤。
  • 锦字:指美好的情感或文字。
  • 灵犀:意指心灵的感应。
  • 欢尘:欢愉的尘世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赵尊岳,近代著名诗人,生活在清末民初,其诗词多描写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风格细腻而优雅。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赵尊岳的个人情感历程中,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感慨。

诗歌鉴赏:

《踏莎行 其一》展现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无奈。开头的“风絮飘残,烟丝低尽”描绘出一幅宁静而又略显凄凉的画面,仿佛在讲述春天的离去。接着,诗人通过“愔愔院落寻芳信”表达了一种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渴望和怀念。小颦的动作象征着内心的烦恼与忧愁,仿佛在问自己,去年那个时候到底发生了什么。

“锦字情长,碧云天近”展现出诗人对情感的执着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最后一联“欢尘坠处凭谁认”则在感慨中透出一种孤独感,似乎在问,欢愉的生活究竟是谁能真正理解和辨认的。整首诗情感细腻,意境深远,既有对过去的追忆,又有对现实的思索,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风絮飘残,烟丝低尽”:描绘了一个昏暗的环境,暗示着时光的流逝。
    2. “愔愔院落寻芳信”:表达了诗人在安静的院落中对往日的怀念。
    3. “小颦窥镜去年时”:用自省的方式来思考过去的情感。
    4. “不堪重向啼莺问”:对过去的无奈与不愿再追问。
    5. “锦字情长,碧云天近”:对理想情感的向往。
    6. “蓬山祇在灵犀寸”:意指心灵深处的追求与渴望。
    7. “西楼昨夜月胧明”:描绘了夜晚的宁静与朦胧。
    8. “欢尘坠处凭谁认”:最后的感慨,生活的欢愉究竟由谁来理解。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情感比作“锦字”,形象生动。
    • 拟人:烟丝与风絮,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诗中多处运用对仗,使得诗句音韵和谐。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怀旧与思索,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惋惜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美好情感的渴望。

意象分析:

  • 风絮: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不易留住的美好。
  • 烟丝:代表着模糊不清的记忆。
  • 镜子:映射出内心的自省与对过去的思索。
  • 蓬山:象征着理想与心灵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愔愔院落”是指什么样的氛围? a) 热闹 b) 宁静 c) 悲伤
  2. “锦字情长”中的“锦字”代表了什么? a) 诗歌的美 b) 情感的绵长 c) 时间的流逝
  3. 诗中提到的“欢尘”指的是什么? a) 悲伤的回忆 b) 欢愉的生活 c) 失去的时间

答案

  1. b) 宁静
  2. b) 情感的绵长
  3. b) 欢愉的生活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温庭筠的《更漏子》

诗词对比: 可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较,二者都表现了对往昔美好的追忆,但赵尊岳的诗更为内敛,情感上多了一层孤独与思考,而李清照则更多展现出女性的情感细腻与执着。

参考资料:

  • 《近现代诗词鉴赏》
  • 《赵尊岳生平与作品研究》

相关查询

秋夜 夜深吟 噫田操四章章六句寄呈王介甫 读西汉 再赠束孝先 送聱隅黄先生 别老者王元之二 江上四首 岁暮呈王介甫平甫 夜深吟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卜字旁的字 包含虑的词语有哪些 英雄无用武之地 卑鄙无耻 榛荒 恃勇轻敌 县伯 包含骆的词语有哪些 夕字旁的字 瓦字旁的字 不甚了了 一声不响 石字旁的字 一物不成,两物见在 彐字旁的字 坡公 衍义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