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7:13: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7:13:39
石首春鱼梅鱼三物形状如一而大小不同尔因赋长篇
作者: 张镃 〔宋代〕
遐陬编户居海滨,不但生涯仰虾蟹。
鬻盐成雪雪成堆,清曝群鱼趋市卖。
其间石首最得名,随潮百万鼙鼓声。
长舻巨艑斗截取,急逐风便来王城。
头中有物从何得,精卫含冤口抛石。
此鱼腹小不容舟,只把石吞那患迮。
错将转上泥丸宫,又疑当年漱石翁。
临流快咽透入脑,化作鳞鬣金巃嵷。
子孙诜诜仍亹亹,曰春曰梅俱可喜。
醉乡贪衒风味高,失身盘脍杯羹里。
先生趁晴携酒觞,柳色正似鹅儿黄。
与渠岂暇考族谱,便结保社南湖傍。
软炊玉饭乘燕艇,撑对柴门乱花径。
并呼三子伴渔童,食肉诸公自时政。
在偏远的海滨村落,居民不仅靠虾蟹为生。
卖盐的像雪一样堆成山,阳光下成群的鱼急忙去市场出售。
在众多鱼中,石首鱼最为著名,随着潮汐,犹如百万鼓声在响起。
长船和大船争相捕捞,急匆匆向王城驶去。
鱼头中有物从何而来,精卫鸟含冤口中抛石。
这鱼肚子小,无法容下船,只能吞下石头来消灾。
误将泥丸送入宫中,仿佛怀念当年漱石的老翁。
在河边畅快地吞咽,化作鳞片和金色的鱼身。
后代子孙仍然繁衍生息,春天和梅花都让人欣喜。
在醉乡里贪图美味,失身于鱼肉和美酒之间。
先生趁着晴天携酒而来,柳树的颜色正如鹅儿般黄。
与他又怎会闲暇考究族谱,便在南湖边结社聚会。
米饭如玉般软糯,乘着小船悠然前行,
撑着船在柴门前,花径间乱花似锦。
并呼三子伴着渔童,享用美味,都是时政的事。
作者介绍: 张镃,宋代诗人,以描写自然、渔村生活和个人情感而闻名。他的诗作常带有乡土气息和人文关怀。
创作背景: 该诗反映了宋代沿海渔村的生计,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以及对传统的思考。
《石首春鱼梅鱼三物形状如一而大小不同尔因赋长篇》是一首描写海滨生活的诗,诗中通过对石首鱼及其生存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的生机与人们的生活。开篇通过对海滨居民生活的描写,引出卖盐、捕鱼的场景,形成一种生动的画面感。诗中提到的“精卫含冤口抛石”不仅是对神话的引用,也暗示了人类对自然的探索与对生活的追求。
整首诗运用生动的比喻和细腻的描写,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尊重。此外,诗中提到的“醉乡贪衒风味高”,则表达了对美食和美酒的享受,体现出一种人文情怀和生活的乐趣。最后,诗人以与友人在柳色如黄的景致中共饮的画面结束,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展现得淋漓尽致。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描绘了海滨渔村的生活,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共生的主题。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的“石首鱼”最得名的原因是什么?
A) 形状奇特
B) 捕捞众多
C) 生存能力强
D) 口味鲜美
诗中提到的“精卫”象征着什么?
A) 财富
B) 不屈精神
C) 美丽
D) 传统文化
诗中提到的“柳色正似鹅儿黄”描绘了哪种场景?
A) 秋天
B) 夏天
C) 春天
D) 冬天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