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6:42: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06:42:19
停骖曾送柳边舟,
忽忽今冬病故秋。
望远溪山常入梦,
写残书信只成愁。
明心坐断三千佛,
谒帝行归十二楼。
临水忆君谁复信,
乱烟凄暮白芦洲。
我曾送你离开柳边的小船,如今已是冬天,你的身影却在我心中消逝。遥望那溪水和山峦,常常在梦中出现,写下的书信却只带来无尽的愁苦。明心坐在这里,仿佛已了断了三千佛的烦恼,去朝拜帝王的路上,归来却只剩下十二楼的孤寂。临水而坐,想到你又有谁能再寄来音信呢?烟雾缭绕,凄凉的黄昏映衬着白色的芦苇洲。
张镃,字子远,号孟斋,宋代诗人,生于风云变幻的南宋时期,曾任官职,广受文人圈的赞誉。其诗歌以情感真挚、意境优美著称。
此诗写于诗人怀念故友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透出浓厚的孤独和思乡之情,反映出当时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的交织。
这首诗以优美的语言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故友的怀念以及对生活的感慨。开头两句通过“停骖”和“柳边舟”引出与友人分别的情景,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接下来,诗人通过“望远溪山常入梦”的描写,将思念升华为梦境中的景象,展现出对友人的深切怀念。
“写残书信只成愁”一句,诗人用书信的残缺来象征内心情感的无奈与愁苦,生动地体现了思念的痛苦。接着的“明心坐断三千佛”,则是对心灵解脱的渴望,暗示了诗人对世俗烦恼的超越。
最后几句“临水忆君谁复信,乱烟凄暮白芦洲”,更是将孤独感推向高潮,描绘出一个荒凉而又无助的场景,令人感受到一种无尽的孤寂与无奈。整首诗情感深厚,意境优美,展示了宋代诗人细腻的情感与高雅的艺术追求。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与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深思与对情感的执着。诗中既有对友谊的珍惜,也有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情感基调深沉而又柔美。
诗中提到的“柳边舟”象征什么?
诗人通过“写残书信”表达了什么情感?
“明心坐断三千佛”体现了诗人的何种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