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8:00: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00:40
作者: 白居易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望海楼明照曙霞,
护江堤白踏晴沙。
涛声夜入伍员庙,
柳色春藏苏小家。
红袖织绫夸柿蒂,
青旗沽酒趁梨花。
谁开湖寺西南路,
草绿裙腰一道斜。
在明亮的海楼上,我眺望着晨曦的霞光,
护江堤上白色的沙子在阳光下闪耀。
涛声在夜晚传入伍员庙,
柳树的青色在春天藏匿着苏小家的景象。
红袖子在织绫上夸耀着柿子的蒂,
青色的旗帜在梨花盛开时贩卖美酒。
是谁在湖寺的西南路上开辟道路,
那草地绿裙的裙腰斜斜而行。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以其直白易懂的语言和深厚的情感著称。他的诗歌内容广泛,兼具政治、生活和情感等多方面的题材。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白居易在杭州任职期间,表达了他对春天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杭州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气息深深吸引了他,使他在诗中融入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杭州春望》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杭州春天的美丽景象,诗中呈现了一个生机盎然的画面。从“望海楼”到“护江堤”,再到“涛声夜入”,白居易用生动而流畅的语言描绘出了一幅充满生活气息的春日图景。诗的开头通过“曙霞”引入了晨曦,既表现了自然的美丽,又象征着新的希望和生机。
接着,诗中提到的“柳色春藏苏小家”,将柳树的青色与苏州的小家相结合,营造出一种温馨而惆怅的氛围,诗人似乎在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之情。随着诗的展开,红袖子和青旗的出现,既描绘了春季的热闹景象,也暗示了生活的繁荣与活力。
最后两句“谁开湖寺西南路,草绿裙腰一道斜”则引发了人们对未来的思考,既是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也是对自然风光的赞美。整首诗以流畅的语言和优美的意象,展现了春天的魅力和诗人对生活的热爱,表达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美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故乡的思念,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伍员庙”是纪念哪位历史人物的庙?
A. 孔子
B. 伍子胥
C. 李白
D. 白居易
“红袖织绫夸柿蒂”中的“红袖”主要指什么?
A. 男子
B. 风景
C. 女子
D. 书籍
诗的主题思想主要是什么?
A. 对战争的反思
B. 对春天的赞美与生活的热爱
C. 对历史的追忆
D. 对科技的展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内容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杭州春望》这首诗的美妙与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