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5:00: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5:00:57
君诵黄庭内外篇,本欲洗心不求仙。
夜眎片月堕我前,黑气剥尽朝日鲜。
一暑一寒久自坚,体中风行上通天,
亭亭孤立孰旁缘。至哉道师昔云然,
既已得之戒不传。知我此心未亏骞,
指我婴儿藏谷渊。言未绝口行已旋,
我记其言夜不眠。
你在诵读《黄庭经》内外篇,原本想洗净心灵而不求成仙。
夜色中,孤月从天边降落,黑暗的气息被朝阳驱散。
炎热和寒冷在身体里长久交替,气流在体内循环直通天际,
我孤独而高立,身边无人相伴。道师曾经这样说过,
既然已经获得,便不应传授给他人。我知道我这颗心尚未受损,
指引我的是婴儿般的纯真,藏于谷深之处。
言语未尽,行动已然回转,
我记住了他的教诲,夜不能寐。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魁冈,号山谷,江西九江人,宋代著名的诗人、书法家和文学家。他是苏轼的好友,提倡“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其诗风清新,富有哲理,常以道教思想为基础,表达对自然、人生的思考。
《黄庭画赞》是黄庭坚在修炼和思索道教哲理时创作的,诗中体现了他对内心修为的追求,以及对道教思想的理解。通过对经典《黄庭经》的吟诵,诗人表达了追求精神净化和长生的愿望。
《黄庭画赞》是黄庭坚的一首充满哲理和思考的诗歌,诗中深刻地探讨了修身养性与道教思想。开篇提到“君诵黄庭内外篇”,引出了诗人的修炼之路,表明其对道教经典的敬仰和追求。诗中描绘的夜月和黑气交替的意象,象征着内心的挣扎与解脱,展现了诗人对精神世界的深刻认识。
接着,诗人在描绘自然现象的同时,反映了自身的修炼过程,“一暑一寒久自坚”,说明在修身养性的过程中,经历了时间的考验与磨练。诗中的“亭亭孤立”更是表现出修道者在追求真理的孤独感。
“至哉道师昔云然”,诗人对道师的赞美,体现了对智慧的尊重与向往。而“既已得之戒不传”则反映了道教文化中对心灵修为的重视,强调内心的领悟不应随意传授,保留其神秘性和个人性。
整首诗在对道教哲理的探讨中,表达了诗人对真理的追求和对内心世界的深刻反思,展现了黄庭坚作为文人对道教思想的独特理解与感悟。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追求精神的纯净与内心的宁静,体现了道教对修身养性的重视。诗人通过对自身修炼的反思,表达了对道理的深刻领悟与对内心世界的探索。
黄庭坚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诗中提到的“黄庭”指的是什么?
诗中“亭亭孤立”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