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4:49: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4:49:27
次韵奉答文少激推官纪赠二首 其二
——黄庭坚
文章藻鉴随时去,
人物权衡逐势低。
扬子墨池春草遍,
武侯祠庙晓莺啼。
书帷寂寞知音少,
幕府留连要路迷。
顾我何人敢推挽,
看君桃李合成蹊。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当下文人风气的感慨,文章的风采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消逝,人物的评估也随着权势的低落而改变。春天的扬子墨池满是青草,武侯祠庙里早晨的黄莺在鸣叫。书房中显得寂寞,知音所剩无几;在幕府中留连,却又迷失在通往要路的方向。我自己又有谁敢于推举和挽留呢?只看你桃李满天下,成为了人们的成就之路。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江西人,是宋代著名的诗人、书法家,代表了宋代的文人风骨。他的诗歌多以抒情和咏物为主,风格清新脱俗,具有强烈的个性。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黄庭坚与友人交往之时,表达了对当时文人景况的感慨,反映了他对于人际关系和文人地位的思考。
黄庭坚的《次韵奉答文少激推官纪赠二首 其二》是一首深具哲理的诗作。诗中通过对古今文人境遇的对比,表现了诗人对当下文人风气的失望与思考。开篇的“文章藻鉴随时去”可以看作是对文人地位的敏感觉知,随着时代的变化,文人的境遇和文章的风采也在悄然流逝。接着,诗人以“扬子墨池春草遍,武侯祠庙晓莺啼”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的景象,然而在如此美好的自然景色背后,却暗含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书帷寂寞知音少”更是直白地表达了诗人对知音难觅的感慨,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与不易。最后两句“顾我何人敢推挽,看君桃李合成蹊”则展现了诗人的自谦与无奈,看到他人桃李满天下的成就,不禁反思自己的处境。整首诗以清新自然的意象,蕴含着深刻的情感,体现了黄庭坚特有的文人气质和对人生的思索。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此诗表达了对文人境遇的感慨,揭示了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同时也流露出对知音和成就的渴望和反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扬子墨池”是指哪个地方?
“书帷寂寞知音少”中“知音”指的是什么?
诗人对自己的文人地位持什么态度?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