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1:49: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1:49:19
香侵蔽膝夜寒轻,闻雨伤春梦不成。罗帐四垂红烛背,玉钗敲著枕函声。
夜晚的寒意轻轻渗透,香气缭绕在膝头。听到雨声让我伤感,春天的梦再也无法成真。罗帐四周垂下,红烛背面微弱的光影中,玉钗轻轻敲打着枕头的声音。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此诗并没有直接提到特定的典故,但“闻雨”可以与古代文人对春雨的感怀联系在一起,常常引发对春天的思考和怀念。
作者介绍: 韩偓(约790-835年),字温辅,号阮亭,唐代诗人,生于盛世,经历了安史之乱。韩偓以其清新、婉约的风格著称,尤其在描写自然和抒发个人情感方面有独到之处。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诗人对春天的感怀与个人情感的交织之际。春雨常常被视为春天的象征,带来生机与希望,但同时也伴随着对逝去时光的惋惜。
《闻雨》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在一个寒冷的夜晚,透过雨声,感受到春天的淡淡惆怅。诗的开头“香侵蔽膝夜寒轻”通过香气和寒意的对比,营造出一种温暖与寒冷交融的氛围,暗示着内心的矛盾与复杂情感。接着“闻雨伤春梦不成”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雨声唤起对春天的思念,同时又透出一种失落感,表现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罗帐四垂红烛背”一句描绘了一个温馨的夜晚场景,红烛的微光映衬出孤独的氛围,四垂的罗帐让人感受到一种被包围的孤寂。而最后一句“玉钗敲著枕函声”则传达着一种细微的生活气息,声音的细腻描写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那份孤独与思念的情绪。
整首诗通过对细节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思考和对梦境无法实现的惋惜,情感真挚而深刻,体现了唐代诗歌的艺术魅力和情感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怀念与感伤,体现了唐代诗人对生活细节的关注与情感的细腻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忆和对现实无奈的感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
A. 李白
B. 韩偓
C. 杜甫
D. 白居易
诗中所描绘的场景主要是哪个时间段?
A. 清晨
B. 正午
C. 夜晚
D. 黄昏
诗中提到的“红烛”象征着什么?
A. 战斗
B. 温暖与孤独
C. 欢乐
D. 旅行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夜泊牛头》相比,韩偓的《闻雨》更注重细腻的情感描写,而李白则多用豪放的笔调表现壮丽的自然景观。两者在风格上形成鲜明对比,但都展现了对春天的感怀与人生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