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2:12: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2:12:24
寻真穷养浩,崇妙路迢迢。
沿掩峰千叠,尘分水一条。
白云生石壁,飞阁插崖腰。
隐隐存仙迹,浑疑在碧霄。
全诗翻译:
我在寻觅真理,深入浩瀚的境界,
崇高而神妙的道路漫长而遥远。
沿着重叠的山峰而行,尘世的河流分开了道路。
白云从石壁上升起,飞阁高耸插入崖腰。
隐约之间似乎有仙人的足迹,
让我模糊地怀疑这是否在碧蓝的天际。
诗中提到的仙人,暗指道教传说中的神仙,常被认为住在山水之间,隐居于世外桃源,象征着追求超脱和真理的志向。
金卞,字子昇,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其作品多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道理的追求,风格清新、婉约。
《游金庭观》创作于作者游历金庭观时,诗人受到自然景色的启发,表达了对道理和真理的探寻,以及对仙境的向往。
《游金庭观》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真理的追求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全诗意境深远,构图严谨,通过层层叠叠的山峰和悠远的道路,展现了诗人探索未知的决心。
首句“寻真穷养浩”直接点明了诗人追求真理的主题,紧接着的“崇妙路迢迢”则表达了这一追求之路的艰辛与遥远。这种对比不仅突出了追求的艰难,也为后续的描绘奠定了基调。
随后的描写中,诗人通过“沿掩峰千叠”与“尘分水一条”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人世的渺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白云与飞阁的描写则进一步提升了诗的意境,仙迹的隐约更是让人感受到一种超然的境界,仿佛在提醒人们,追求真理的路途不仅是艰辛的,也是充满希望的。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一个追求真理者的内心世界,让人感受到一种既渺小又伟大的存在感。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真理的追求和对自然的赞美,表达出一种超越尘世的理想情怀,表现出诗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和对现实的反思。
诗中提到的“崇妙路”指的是什么?
A. 繁华的城市
B. 追求真理的道路
C. 家乡的道路
D. 短暂的旅行
诗中的“白云生石壁”表现了什么意象?
A. 自然的变化
B. 人的渺小
C. 现实的无奈
D. 仙人的出现
该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爱情的思考
B. 对真理的追求
C. 对历史的反思
D. 对家乡的怀念
比较《游金庭观》和李白的《庐山谣》,两者都描绘了自然的壮丽景色,但金卞的作品更强调对真理的探索,而李白则更侧重于个人情感与自然的融合,展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和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