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2:37: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2:37:16
骑鹤仙人去,烧丹胜地存。
好峰云澹澹,荒井水源源。
闻道神灵雨,常沾绿树村。
还将椒与桂,一为叩山门。
骑着仙鹤的仙人已经离去,留下了这个炼丹的胜地。
山峰好似笼罩在淡淡的云雾中,荒凉的井水源源不断流出。
听说神灵会降下雨露,常常滋润着绿树掩映的小村庄。
我还准备了椒和桂,想要叩响山的门扉。
“骑鹤”常用来形容道士或仙人。“烧丹”则是道教文化中,修道者追求长生不老的炼丹术。这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与对丰收的期待,反映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愿望。
常纪,清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为人知,但其诗作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道教思想的追求。其风格清新自然,常以山水为题材。
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自然环境变化的时期。诗人通过对南岷山的描写,反映出对雨水的渴望,寄托了对农业丰收的祈求。
《南岷山祈雨》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神灵的呼唤,展现了对雨水的渴望与对自然的敬仰。首句“骑鹤仙人去,烧丹胜地存”开篇即引入仙人形象,传达出一种超然与悠远的气息,暗示着人类与自然的深厚联系。接着,诗人描绘了山中的景致,云雾缭绕,井水涌流,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和谐的氛围。通过“闻道神灵雨”,表达了对神灵的期盼与信仰,体现了农业社会对自然馈赠的依赖与尊重。
最后一句“还将椒与桂,一为叩山门”则是一种对神灵的恳求,透出诗人对丰收的期待和对自然的敬畏。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更传达了深厚的文化内涵,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愿景。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整首诗歌的主题是对自然的敬仰与祈求,表达了人们对雨水的渴望与对丰收的期待,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骑鹤仙人去”中的“骑鹤”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烧丹”与哪种文化相关?
“常沾绿树村”意味着什么?
王维的《终南山》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象,但更多体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哲思,二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