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3:07: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3:07:40
夏五月方闵雨忽大风雨三日未止
海风一夕狂拔木,山雨三朝猛穿屋。
向来望云眼欲枯,雨甚还忧败嘉谷。
今年旱势连吴中,吾州乃独劳神龙。
稽首龙公要斟酌,收云归山水归壑。
在夏季的五月,我正忧虑着忽然来袭的大风和暴雨,这场雨已经连续下了三天。
海风在一夜之间狂暴得能拔起树木,山雨三天连续猛得能穿透屋顶。
我早已望着天空干渴得眼睛快要枯竭,雨水这么大我还担忧会害了好谷物。
今年的干旱已经蔓延到吴中,而我所在的州却独自为神龙担忧。
我恭敬地向龙公祈求,恳请他斟酌一下,让云彩回归山水,归入沟壑。
作者介绍: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诗人、词人和爱国者。他的诗歌多以抒发个人情感和社会时事为主,风格豪放而又细腻。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南宋时期,正值战乱与自然灾害频发的年代,诗人通过描写天气变化,表达对农作物的忧虑以及对自然力量的敬畏。
陆游的《夏五月方闵雨忽大风雨三日未止》通过生动的自然描绘,展现了诗人处于极端天气之下的无奈与焦虑。诗的开头便是“海风一夕狂拔木,山雨三朝猛穿屋”,两句通过鲜活的场景,描绘出狂风暴雨的凶猛,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这种描写不仅展现了天气的极端,更隐含了自然对人类生活的威胁。
接下来的段落则转向了诗人的内心世界,表达了他对即将来临的农作物受损的忧虑。尤其是“向来望云眼欲枯,雨甚还忧败嘉谷”,诗人在对天的期盼中感受到无尽的焦虑,眼睛干枯的意象极具感染力,突显了他心中的焦灼与无奈。
而后半部分则通过“今年旱势连吴中,吾州乃独劳神龙”转折,说明不仅是眼前的风雨,更有潜在的干旱威胁,反映了诗人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最后的“稽首龙公要斟酌,收云归山水归壑”则是对自然神灵的祈求,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与依赖。
整首诗气势磅礴,情感真挚,既表达了对自然环境变化的反思,也传达了对农作物的深切关怀,体现出陆游的爱国情怀和对生活的敏感触觉。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以对自然现象的描写为主线,表达了诗人对极端天气的恐惧与对农作物的忧虑,体现了对自然的敬仰与依赖,同时也隐含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诗词测试:
这首诗主要描写了什么自然现象?
A. 暴雪
B. 大风和暴雨
C. 干旱
D. 秋风
诗中“稽首龙公”中的“龙公”指代什么?
A. 一位神明
B. 自然的力量
C. 诗人的朋友
D. 诗人自己
诗人对自然的感情是怎样的?
A. 无所谓
B. 敬畏与祈求
C. 恨铁不成钢
D. 冷漠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