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1 23:50: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23:50:49
《寿邓提干母》
作者: 阳枋 〔宋代〕
尝桃不祗似东方,三度浓熏竹院香。
眼底儿孙青琐客,镜中颜色碧琳房。
出屏绣出方壶隐,峡线托余翠水长。
醉问群仙林拍手,谁人翻得九霞觞。
尝过的桃子并不只是像东方的桃花一样香甜,三度浓郁的香气萦绕在竹院之中。
我眼中儿孙如青色瑟瑟的客人,镜中映出的容颜如碧色的琳琅房。
从屏风中绣出的方形壶隐藏在其中,峡谷的线条托起余下的翠绿水流。
我醉酒问群仙,林中拍手欢庆,谁能翻动那九霞的酒杯呢?
作者介绍: 阳枋是宋代的一位诗人,生活在一个文人荟萃的时代,以其清丽的诗风和对自然的热爱而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蕴含着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一次寿宴中,诗人以轻松愉悦的笔调描绘了宴会的美好场景,表达了对长辈的祝福与对家庭团聚的珍惜。
这首诗展现了深厚的家庭情感与对生活的热爱。首句以“尝桃”引入,营造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暗喻生活的美好与甜蜜。接下来的“儿孙青琐客”描绘了子孙满堂的景象,体现了诗人对家族繁荣的欣喜和自豪。通过“镜中颜色碧琳房”的描写,诗人又将目光转向自身,反思自己的生命与岁月。在诗的后半部分,“出屏绣出方壶隐”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环境的美妙,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关注。最后一句“醉问群仙林拍手”令人感受到一种陶醉与欢愉,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对家庭团聚的美好祝愿,又渗透出对生活的热爱与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以浓郁的家庭情感为背景,结合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对家庭团聚的珍惜以及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尝桃”象征什么?
“出屏绣出方壶隐”中的“方壶”象征什么?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杜甫的《春望》同样描绘了家庭与生活的关系,但其情感基调更加沉重;而阳枋的《寿邓提干母》则突出欢乐与团聚的美好,形成鲜明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