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费参政 其三》

时间: 2025-04-26 01:49:37

诗句

曲突有危虑,扣阍无隐情。

挥戈群啄害,断鞅一精诚。

斩错终何补,征辽祸已成。

惟公独知我,劝主不言兵。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1:49:37

原文展示:

曲突有危虑,扣阍无隐情。
挥戈群啄害,断鞅一精诚。
斩错终何补,征辽祸已成。
惟公独知我,劝主不言兵。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对隐患的预防总是要有所顾虑,而对门阍的敲打却没有任何隐情。挥动武器只会引来群鸟的伤害,斩断鞅的精诚又有什么用呢?即使斩错了,终究也无法弥补,征讨辽国的祸患已经形成。唯有您了解我,劝告国君不要提及出征之事。

注释:

  • 曲突:比喻对隐患的防范。
  • 扣阍:敲打门阍,暗指对某些事情的询问。
  • 挥戈:挥动武器,表达战争的意象。
  • 群啄:形容遭受众多攻击。
  • 断鞅:指的是斩断精诚,意指失去诚信。
  • 征辽:指对辽国的征讨,暗示历史上的军事冲突。
  • 惟公:指的是某位知己或重要人物。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魏了翁,字梦阮,号天隐,南宋时期的诗人,政治家,以其理智和才华著称。
  •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南宋时期,当时国家面临外敌压力,诗人以其深邃的思考反映了对军事行动的忧虑与对和平的渴望。

诗歌鉴赏:

《费参政 其三》是一首深刻反映社会政治现状的诗歌。诗人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战争的深切担忧,他认为战争并非解决问题的良方。开头的“曲突有危虑,扣阍无隐情”就体现了他对隐患的敏感和对真相的追求,显示出诗人的智慧与警醒。接下来的“挥戈群啄害”则通过形象的比喻揭示出战争带来的无情损害,似乎在警示统治者,战争只会招致更多的祸害。诗人通过“斩错终何补”的反思,强调了错误决策的不可逆性,表明了他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心。最后,他用“惟公独知我,劝主不言兵”表达了对知己的感激与对和平的渴望,暗示着理智与智慧的价值。整首诗通过严谨的逻辑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魏了翁对国家前途的忧虑与思考,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曲突有危虑:隐患时刻存在,需要谨慎对待。
    • 扣阍无隐情:对事情的询问应当真诚,不能隐瞒。
    • 挥戈群啄害:战争的结果只会带来更多的伤害。
    • 断鞅一精诚:失去诚信,最终是无济于事的。
    • 斩错终何补:即使斩断了错误,也无法弥补已经造成的损失。
    • 征辽祸已成:对辽国的征讨已是事实,无法回头。
    • 惟公独知我:只有知己能理解我的苦衷。
    • 劝主不言兵:希望国君不要轻易提及战争。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隐患比作“曲突”,形象地传达出对未来的忧虑。
    • 拟人:如“挥戈群啄害”,赋予战争以生动形象。
    • 对仗:整首诗的句式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这首诗主要表达了对战争的反思和对和平的向往,警示统治者要谨慎用兵,强调智慧和诚信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 隐患:象征着潜在的危机。
  • 武器:战争的象征,带来破坏与痛苦。
  • 诚信:代表着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与道德基础。
  • 知己:象征理解与支持,强调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曲突”象征什么?

    • A. 隐患
    • B. 战争
    • C. 诚信
    • D. 知己
  2. 诗人在最后一句劝国君不要提及什么?

    • A. 和平
    • B. 战争
    • C. 贸易
    • D. 教育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兵车行》
    • 李白《侠客行》
  • 诗词对比

    • 杜甫的《兵车行》同样反映了战争对百姓的影响,强调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怀。
    • 李白的《侠客行》则从个人英雄主义的角度出发,展示了对自由与正义的追求。两者在主题上有所不同,但都体现了对战争的深刻思考。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次韵似表谢胡士曹分梅花 蜡梅一首 演师跳珠泉 食蛤蜊一首 次韵苏如圭乞猫 次韵答子容三首 其三 次韵答子容三首 其二 次韵答子容三首 其一 哭普儿 寄题折将军家忠勇堂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提手旁的字 一意孤行 纸签 装疯卖俏 育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赤体上阵 服刑 交畴 循行数墨 达开头的成语 谷字旁的字 民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单耳刀的字 言不愿行 日字旁的字 琴心剑胆 水斗 磕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豆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