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1:35: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35:17
临江仙·疾愈登望湖楼赠项长官
作者: 苏轼
多病休文都瘦损,不堪金带垂腰。
望湖楼上暗香飘。
和风春弄袖,明月夜闻箫。
酒醒梦回清漏永,隐床无限更潮。
佳人不见董娇饶。
徘徊花上月,空度可怜宵。
这首词描写了作者因多病而消瘦,身体虚弱得连金带都挂不住。站在望湖楼上,暗香四溢。和风轻拂,春日里衣袖轻舞,明月夜里悠扬的箫声伴随。酒醒后,梦中的清漏声长久不息,隐约感觉潮水无尽。心中美人却不见,让人感到无尽的惆怅。徘徊在花间月下,空耗着这可怜的夜晚。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和画家。其作品涉猎诗、词、文、书、画多个领域,风格豪放奔放,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此词创作于苏轼因病恢复期间,他在望湖楼上写下这首词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慨以及对远方佳人的思念。
《临江仙·疾愈登望湖楼赠项长官》是苏轼在身体恢复后写的一首抒情词,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全词以望湖楼为背景,开篇通过“多病休文都瘦损”展现了诗人的身体状况和对生死的思索。接下来的描写则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传达了一种恬淡的心境。
“和风春弄袖,明月夜闻箫”展现了春天的温暖和夜晚的宁静,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作者在这美好的环境中,虽酒醒梦回,却感到无尽的孤独和惆怅,表现了对消逝时光的感慨。最后以“徘徊花上月,空度可怜宵”结束,全诗在意境上达到了高潮,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往昔的追忆。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词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以及对佳人的思念,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惆怅。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金带”象征什么?
A. 富贵
B. 体态
C. 虚弱
D. 两者皆是
“酒醒梦回”表现了什么情绪?
A. 喜悦
B. 惆怅
C. 愤怒
D. 安宁
诗人对佳人的感情是怎样的?
A. 忘却
B. 思念
C. 轻视
D. 不满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