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25: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25:08
持杯摇劝天边月。
愿月圆无缺。
持杯复更劝花枝。
且愿花枝长在莫离披。
持杯月下花前醉。
休问荣枯事。
此欢能有几人知。
对酒逢花不饮待何时。
我举起酒杯,邀请天边的明月来共饮。
希望月亮能圆满无缺。
我又举杯劝饮花枝,
也希望花枝能够长久常在,不要轻易凋零。
在月下花前我醉酒狂欢,
不要去询问花的荣枯。
这样的欢愉,能够有几人懂得呢?
在酒中遇到花时不饮酒,还等到何时呢?
作者介绍: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其作品风格多样,既有豪放的气魄,也有细腻的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苏轼晚年,他在政治上受到挫折,流寓他乡,心境多感慨,常通过饮酒抒发情感,诗中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生命无常的感叹与他的人生经历密切相关。
《虞美人》通过酒与月、花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整首诗的基调是一种淡淡的惆怅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开头以“持杯摇劝天边月”引入,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欣赏和对酒的热爱,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渴望。接下来,诗人希望月亮能够圆满,花枝能够常在,显示出他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
在醉酒的状态中,诗人透露了对生命荣枯的豁达态度,表明他不再去追问那些无常的事情,而是珍惜当下的欢愉。最后一句“对酒逢花不饮待何时”,更是将整首诗的主题推向高潮,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人生短暂的深刻理解。
总的来看,《虞美人》不仅展现了苏轼的才情与酒文化,还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表达了对美好瞬间的留恋与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对人生无常的哲思,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豁达态度以及对欢乐时光的珍视。
诗词测试:
诗中“持杯摇劝天边月”中的“月”象征什么?
诗人希望花枝“长在莫离披”是希望什么?
“此欢能有几人知”的意思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