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二月一日郡圃寻春二首》

时间: 2025-05-19 22:55:04

诗句

中和节里半春天,一拂清寒半点暄。

憔悴不胜梅欲落,娇饶无对杏初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9 22:55:04

原文展示

二月一日郡圃寻春二首
作者:杨万里

中和节里半春天,一拂清寒半点暄。
憔悴不胜梅欲落,娇饶无对杏初繁。

白话文翻译

在中和节这天,已经是初春的一半,微风拂面,带来了一丝温暖的气息。梅花已经显得有些憔悴,似乎快要凋落,而杏花则刚刚开始繁茂娇嫩,充满生机。

注释

字词注释:

  • 中和节:指农历二月初一,是春季的节日。
  • :拂动,轻轻吹拂。
  • 清寒:指清新而寒冷的气息。
  • 憔悴:形容植物衰弱的状态。
  • 娇饶:形容花朵娇嫩繁茂。

典故解析:

  • 梅与杏:梅花常象征坚韧和早春,而杏花则象征生机与繁荣。诗中梅花的衰败与杏花的生长形成鲜明对比,暗示春天的轮回与生命的更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江西人,南宋著名诗人。其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常以细腻的笔触表现春夏秋冬的变化。

创作背景: 本诗作于二月初,正值春天的开始,作者在郡圃中寻春,观察到梅花的衰败与杏花的初绽,表达了对春天变化的细腻感受。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气息与花卉的变化。首句“中和节里半春天”点明了时节,给人以清新的感觉。诗人以“拂”字传达出微风轻拂的温暖,带来春天的气息,形成了一种温暖与寒冷交织的氛围。

梅花的“憔悴”与“欲落”传达了春天的无情,象征着生命的脆弱和时光的流逝。而杏花的“娇饶”则展现了新生的活力,代表着希望与未来。通过对比,诗人展现了春天的交替与生命的更新,体现了自然界的无常与美丽。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鲜明,情感真挚,给人以深刻的思考与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中和节里半春天:指的是二月初,春天已过了一半,暗示春天的到来。
  • 一拂清寒半点暄:微风拂过,带来了一丝温暖,说明春天的气息开始显现。
  • 憔悴不胜梅欲落:梅花因寒冷而显得憔悴,似乎快要凋落,表现出春天的无情。
  • 娇饶无对杏初繁:杏花初开,娇嫩而繁茂,展现了新的生机与希望。

修辞手法:

  • 对比:梅花与杏花的对比,突出了季节变化带来的生命轮回。
  • 拟人:梅花的“憔悴”与杏花的“娇饶”赋予了花朵情感,使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的描绘,反映出生命的更替与希望的再生,传达了对自然变化的深刻洞察与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梅花:象征坚韧与早春,反映生命的脆弱。
  • 杏花:象征生机与繁荣,代表新的希望与未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中和节”是哪一天? A. 农历正月初一
    B. 农历二月初一
    C. 农历三月初一

  2. 诗中梅花的状态是什么? A. 茂盛
    B. 憔悴
    C. 初绽

  3. 杏花在诗中表现为: A. 凋零
    B. 繁茂
    C. 衰败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 - 孟浩然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韩愈

诗词对比: 对比杨万里的《二月一日郡圃寻春二首》与孟浩然的《春晓》,两者都描绘了春天的美丽,但杨万里更强调生与死的交替,而孟浩然则更注重春天的宁静与悠然。两首诗通过不同的情感基调展现了春天的多样性。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杨万里诗文集》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到城南园瞻南轩先生遗像 吕待制所居八咏·缓步 夜坐 銛老许相过不至炎约尧章访方又以事夺銛寄二 生日魏倅惠三诗 题徐参议画轴三首 其三 岁寒三友 喜晴 丰年谣五首 赠郭相士 秋怀二首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迟疑不定 布列 齿字旁的字 落字笔顺详解:掌握正确书写技巧,轻松学习汉字笔顺 吹竹弹丝 口字旁的汉字有哪些_口字旁的字 宿士 音字旁的字 过卯 龍字旁的字 豸字旁的字 火的笔顺怎么写?火的笔画顺序详解 描写日落的诗句大全_日落美景的诗意表达 蜮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一日千里 包含证的成语 两势下 豺狼塞道 簧口利舌 丶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