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12: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12:39
送徐吉水解组造朝
作者: 杨万里 〔宋代〕
我住南溪溪北涯,
闭门草长不曾开。
风窗只怪烧花喜,
雪径传呼县尹来。
道是朝廷举廉吏,
如何江海尚遗才?
西枢东观俱知己,
拜了除书却探梅。
我住在南溪的北岸,
门一闭,草长得高高的,根本没开门。
只怪窗外的风,让我心中欢喜,
雪地小路上传来县长的呼唤。
听说朝廷在选拔清廉的官员,
怎么江海之中还有人才没有被重用呢?
西边的枢纽和东边的观测台都知道我,
我拜托了除书,却只想去探梅花。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阮亭,南宋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往往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社会时事的关注。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与官场腐败之际。诗人通过对自己隐居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朝廷选拔人才的失望与无奈。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清新的意象描绘出诗人杨万里内心的孤独与对社会现状的深刻思考。诗的开头描绘了他在南溪隐居的安静生活,草木繁盛,显示出一种与世无争的态度。然而,随着诗歌的深入,诗人却表达出对当时政治的失望,尤其是朝廷在选拔清廉官员方面的无能。
“风窗只怪烧花喜,雪径传呼县尹来”一句,生动地描绘了诗人与外界的隔绝,他虽然乐于隐居,但又不得不面对现实的召唤。在描写“如何江海尚遗才”的时候,诗人表达了对不被重用的忧虑与不满,显示出他对才华被埋没的深切关怀。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也有对政治现实的深刻反思,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令读者在欣赏自然美的同时,也感受到一种沉重的社会责任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隐居生活与对朝廷政治现实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清白官吏的渴望与对社会责任的担当,同时也展现了对自然美的向往,情感基调深沉而复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人住在哪里?
诗中提到的“县尹”指的是?
诗人对朝廷的看法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陶渊明的《归田园居》相比,杨万里的诗更具现实主义色彩,既体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也透出对社会的思考与反思。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