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57: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57:33
兴隆卫书壁
作者: 王守仁
山城高下见楼台,
野戍参差暮角催。
贵竹路从峰顶入,
夜郎人自日边来。
莺花夹道惊春老,
雉堞连云向晚开。
尺素屡题还屡掷,
衡阳那有雁飞回。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高耸的山城,楼台在山顶上可以看到,傍晚时分,野外的哨所在急促地鸣角。通往贵竹的道路是从峰顶延伸而下,来自夜郎的人正好在日落时分归来。春天的莺鸟和花朵在路旁夹道而生,惊动了早已老去的春光,雉堞高耸入云,在傍晚时分绽放。诗人写信的纸屡次在手中书写又屡次抛弃,衡阳的那边又有多少大雁飞回呢?
王守仁(1472-1529),字宗道,号阳明,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军事家。他是“心学”的创始人之一,主张“知行合一”,强调内心的认知与实际行动的统一。王守仁的诗文兼具哲理和情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兴隆卫书壁》写于王守仁在兴隆卫任职期间,他在这里体验了边疆的生活,目睹了自然与人文的交融。这首诗反映了他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悟。
《兴隆卫书壁》是一首描绘自然与人文景观的诗作,展现了王守仁在边疆的情感与思考。诗中的山城、楼台和野戍描绘出一幅典雅而雄浑的图景,给人以高远之感。尤其是“贵竹路从峰顶入,夜郎人自日边来”这一句,展现了山道的险峻和外来者的归来,寓意着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
诗中春天的描写“莺花夹道惊春老”,生动地表达了春天的气息和生命的轮回,而“尺素屡题还屡掷”则流露出诗人对亲情和故土的思念,字里行间透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无奈。最后一句“衡阳那有雁飞回”,则引发了对归属和连结的思考。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悠远,展现了诗人对人生、自然的独到见解,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边疆生活,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构建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理的思考。
《兴隆卫书壁》的作者是谁?
"莺花夹道惊春老"中“春老”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夜郎人”是指什么?
《登高》与《兴隆卫书壁》都表现了对自然的描绘和人生的思考,但《登高》更侧重于个人的孤独与感慨,而《兴隆卫书壁》则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归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