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水滨洞》

时间: 2025-07-27 14:16:28

诗句

送远憩岨谷,濯缨俯清流。

沿溪陟危石,曲洞藏深幽。

花静馥常瑀,溜暗光亦浮。

平生泉石好,所遇成淹留。

好鸟忽双下,鯈鱼亦群游。

坐久尘虑息,澹然与道谋。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14:16:28

原文展示:

水滨洞
王守仁

送远憩岨谷,濯缨俯清流。
沿溪陟危石,曲洞藏深幽。
花静馥常瑀,溜暗光亦浮。
平生泉石好,所遇成淹留。
好鸟忽双下,鯈鱼亦群游。
坐久尘虑息,澹然与道谋。

白话文翻译:

在远处的岨谷中送别,浸湿衣裳俯视清流。
沿着小溪攀登险石,曲折的洞穴深藏幽邃。
花香静谧而常存,流动的暗光也在浮现。
我平生喜爱泉水和石头,所遇之景让我沉醉留连。
美丽的鸟儿忽然双双飞下,鲤鱼也在水中群游。
坐久了,尘世的烦恼渐渐消散,心中淡然与道理相谋。

注释:

  • 岨谷:岨,山间的小道,谷,山谷,指远处的山谷。
  • 濯缨:洗濯衣带,指在水边洗衣物或衣带。
  • :攀登,登高。
  • 危石:险峻的石头。
  • 曲洞:曲折的洞穴。
  • 馥瑀:馥,香气;瑀,芳香的样子,指花香浓郁。
  • 溜暗:流动的暗光,指水面上流动的光影。
  • 泉石:泉水和石头,意指自然景物。
  • 尘虑:世俗的烦恼。
  • 澹然:心境平和、淡泊。

典故解析:

王守仁(王阳明)是明代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他的哲学思想强调“心即理”,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这首诗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及对心灵平静的追求,反映了他哲学思想的核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守仁(1472年-1529年),字伯安,号阳明,明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军事家。他创立的阳明学对后世有深远影响,强调内心的道德自觉和实践。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王守仁的游历有关,他在山水之间探寻自然的宁静与内心的和谐,反映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诗歌鉴赏:

《水滨洞》是一首写景抒情的诗,诗中描绘了一幅优美的自然画面,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内心宁静的向往。诗的开头“送远憩岨谷,濯缨俯清流”便带我们走入了一个清新怡人的环境,诗人通过描绘山谷与清流的画面,传达出一种远离尘嚣的感觉。

在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通过对“沿溪陟危石,曲洞藏深幽”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的险峻与幽深,给人以探险与沉思的感觉。花香的“静馥常瑀”和水面上流动的“溜暗光”则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细微之处的观察与感受。

最后,诗人通过对“好鸟忽双下,鯈鱼亦群游”的描绘,表现了自然界中生物的和谐共处,给人一种生命的活力。诗的结尾“坐久尘虑息,澹然与道谋”则表达了诗人通过与自然的亲密接触,获得心灵的安宁与哲理的思考。

整首诗浑然一体,意境深远,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及对内心宁静的向往,反映了王守仁的哲学思想与人生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送远憩岨谷:诗人送别友人,寄情于远山与山谷,表现对友人的依依不舍。
  2. 濯缨俯清流:洗濯衣带,俯身欣赏清流,表现出与自然亲密接触的快感。
  3. 沿溪陟危石:沿着溪流攀登险石,象征探索与冒险。
  4. 曲洞藏深幽:曲折的洞穴深藏幽静,暗示自然的神秘与深邃。
  5. 花静馥常瑀:花香常在,静谧中透出芬芳,表现自然的静谧之美。
  6. 溜暗光亦浮:流动的暗光浮现,展现水面的光影变化,增加诗的动感。
  7. 平生泉石好:诗人对泉水和石头的喜爱,体现对自然的热爱。
  8. 所遇成淹留:所遇之美景让人留连忘返,表现诗人乐于沉醉于自然之中。
  9. 好鸟忽双下:美丽的鸟儿突然飞下,象征自然的生机。
  10. 鯈鱼亦群游:鲤鱼在水中游弋,表现自然界的和谐。
  11. 坐久尘虑息:久坐于此,世俗的烦恼渐渐消散,表现内心的宁静。
  12. 澹然与道谋:心中淡泊,思考人生哲理,表现对道理的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物象比喻心境,如“花静馥常瑀”比喻心灵的宁静。
  • 拟人:赋予自然以生命,如“好鸟忽双下”,使自然更具活力。
  • 对仗:如“沿溪陟危石,曲洞藏深幽”,增强语言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王守仁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在自然中获得内心平静与哲理思考的追求,体现了他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哲学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象征生命与灵动,代表清净与智慧。
  2. :象征稳重与坚韧,体现自然的坚实与永恒。
  3. :象征美丽与芬芳,代表自然的生机与情感。
  4. :象征自由与灵动,表现自然的活力。
  5. :象征生命与和谐,体现自然界的生命力与和谐共处。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王守仁的字是什么? A. 伯安
    B. 守仁
    C. 阳明
    D. 明哲

  2. “花静馥常瑀”中的“馥”字的意思是?
    A. 甜
    B. 香
    C. 苦
    D. 咸

  3. 诗中提到的“好鸟”是指什么?
    A. 美丽的鸟
    B. 想飞的鸟
    C. 聪明的鸟
    D. 餐桌上的鸟

  4. 诗中“坐久尘虑息”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心情?
    A. 忧伤
    B. 恬淡
    C. 生气
    D. 紧张

答案:

  1. A
  2. B
  3. A
  4.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望岳》
  • 王维《终南山》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 王维《终南山》:同样表现对自然的热爱,意境悠远,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
  • 李白《庐山谣》:通过描绘山水展现豪迈气概,强调个人的自由与追求。

参考资料:

  • 《王阳明文集》
  • 《明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解析》

以上内容为《水滨洞》的全面解读,旨在帮助读者深入理解这首古诗的意境与内涵。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赠惠山僧惠表 次韵子由绿筠堂 醉落魄(述怀) 臂痛谒告作三绝句示四君子 送刘道原归觐南康 南乡子·何处倚阑干 次韵赵令铄 自普照游二庵 八阵碛 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乐池 弋人何篡 儿字旁的字 偻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上海市 酉字旁的字 齿牙春色 别生枝节 纳谏如流 邈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谫浅 先字旁的字 毛字旁的字 革旧立新 贝字旁的字 轻言肆口 包含蝉的词语有哪些 沦敝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