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5 08:27: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5 08:27:14
营茅乘田隙,洽旬称苟完。
初心待风雨,落成还美观。
锄荒既开径,拓樊亦理园。
低檐避松偃,疏土行竹根。
勿剪墙下棘,束列因可藩。
莫撷林间萝,蒙茏覆云轩。
素昧农圃学,因兹得深论。
毋为轻鄙事,吾道固斯存。
在田间的缝隙中搭建茅屋,照顾田地的同时也让它变得美观。
初心希望能够承受风雨,最终能够保持美丽。
开荒后已开出小路,拓展围墙也理顺了园子。
低矮的屋檐能避开松树的倾斜,松散的泥土中走出竹子的根部。
不要剪掉墙下的荆棘,整齐地列成篱笆。
也不必在林间采摘藤萝,遮蔽了云轩的美景。
对农田的知识以前并不熟悉,现在终于能够深入探讨。
不要为了琐碎的事情而轻视,追求真理的道理依然存在。
作者介绍:王守仁(1472-1529),字守仁,号阳明,明代哲学家、军事家、诗人。他是心学的创始人之一,提出“知行合一”的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王守仁隐居期间,表达了他对自然、生活的理解,以及对农事的关注,反映出他追求简单而真实的生活态度。
《龙冈新构》以质朴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尊重,展现了他在简朴生活中所感受到的哲学思考。诗中通过描写茅屋、田地、竹根等自然景物,表达了对朴素生活的向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诗的开篇便以“营茅乘田隙”引人入胜,营造出一种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田园气息。接下来的句子则通过各种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关注,体现了他对自然环境的热爱与珍惜。
王守仁在诗中通过对大自然的观察,反映出一种内心的宁静与和谐。他强调了“勿剪墙下棘”和“莫撷林间萝”的警示,警醒人们在追求美的同时,勿忘那些自然条件下的真实与坚韧。这不仅仅是对自然的尊重,也是对生活的哲学思考,提醒人们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不应忽视身边的点滴。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沉静而深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与对人生态度的思考,体现了他作为哲学家的思维深度与艺术家的敏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思考,强调在追求美好生活的同时,需尊重自然、珍惜身边的点滴。它体现了王守仁作为哲学家对人生态度的深刻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营茅乘田隙”是什么意思?
诗人对采摘林间藤萝的态度是?
诗中表达了对生活的什么态度?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桃花源记》和《龙冈新构》都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但陶渊明更倾向于理想化的桃花源,王守仁则更注重现实生活中的自然与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