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九日寄渭南文友》

时间: 2025-04-26 19:52:23

诗句

自古吴兴山水窟,只今杖屦几人闲。

怀君九日登临处,知向何山向道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9:52:23

原文展示:

自古吴兴山水窟,只今杖屦几人闲。怀君九日登临处,知向何山向道山。

白话文翻译:

自古以来,吴兴的山水风景如同一个美丽的洞府,而如今,手持拐杖的闲人又有多少呢?我在这九月九日怀念你,登高的地方,不知道你是朝向哪座山而去的。

注释:

  • 吴兴: 古地名,今浙江湖州一带,以山水秀丽著称。
  • 山水窟: 指山水环绕的美丽之处,像个洞府。
  • 杖屦: 手持拐杖,形象地描绘出老年人的闲适。
  • 九日: 指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古人有登高、赏菊的习俗。
  • 道山: 可能是指某一具体的山,或泛指有道之山。

典故解析:

“九日”是重阳节的别称,古代有“登高望远”的习俗,诗人以此为背景,表达对朋友的思念与共度节日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葛绍体,宋代诗人,生平资料有限,主要以诗词见长,作品多反映山水之美与人际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重阳节,诗人或为身处异地,怀念友人,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吴兴的山水之美,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人的思念。开头两句“自古吴兴山水窟,只今杖屦几人闲”以吴兴的山水为背景,富有历史感,既描绘出自然的美丽,又暗示着时代的变迁,表现出一种对闲暇时光的渴望和对友人共度时光的怀念。

第三句“怀君九日登临处”直接引入了节日的意象,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表达了对重阳节这一传统节日的重视。最后一句“知向何山向道山”则通过疑问的方式,增添了诗歌的情感深度,流露出一种孤独感与无奈,既是对友人的关切,也是对生活的不确定性的感叹。

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通过对吴兴山水的描绘,引出对友谊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柔软与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自古吴兴山水窟: 讲述吴兴自古以来的美丽山水,暗示历史悠久。
  • 只今杖屦几人闲: 通过“杖屦”描绘出老人和闲人,反映出人们在快节奏生活中难得的闲暇。
  • 怀君九日登临处: 直接表达对友人的思念,指向重阳节。
  • 知向何山向道山: 询问友人的去向,表达了对友人安危的关心。

修辞手法:

  • 对仗: “自古吴兴”与“只今杖屦”形成鲜明对比,展现时间的流逝。
  • 意象: 山水、杖屦、九日等意象,传达出自然美与人情的交融。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珍惜。


意象分析:

  • 吴兴: 象征着美好的自然与人文环境。
  • 山水: 代表着诗人心中理想的宁静和美好。
  • 杖屦: 体现出人生的无常与珍惜当下的提醒。
  • 九日: 传统节日,象征着团聚和怀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九日”指的是哪个节日? A. 中秋节
    B. 重阳节
    C. 春节
    答案: B

  2. 诗人对吴兴的描绘主要用来表达什么? A. 对自然的热爱
    B. 对城市的批判
    C. 对战争的思考
    答案: A

  3. “杖屦”在诗中象征着什么? A. 年轻
    B. 闲适与无奈
    C. 努力与奋斗
    答案: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两首诗都描绘了山水的美,但葛绍体的诗更侧重于人际情感的表达,而王维则更注重自然的静谧与哲理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选》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树中草 子夜四时歌·春林花多媚 秋思 瀑布 过苏州 扶风豪士歌 越谣歌 彭衙行 春阴 葛溪驿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提土旁的字 销声割迹 豕字旁的字 断袖之癖 怀刺漫灭 缘气 冷冷淡淡 发引千钧 文通残锦 飠字旁的字 打草 包含保的成语 色字旁的字 绘声绘影 八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牵忙 禾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