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1:08: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1:08:38
宰肉陈平社,折腰元亮乡。
车无门外辙,菊与径皆荒。
所恨国难守,若为家不忘。
天威寒气逼,急急下山阳。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一个国难当头的时刻,身处困境的感受。诗中提到宰肉的地方和元亮(即元稹)的故乡,暗示着作者的身世和归属感。诗人看到车辙在门外没有了往来的痕迹,菊花和小径都荒废了,表现出一种凋零和荒凉的景象。诗人感叹国难时期,家国之间的情感交织,深感痛惜。最后,随着天威的寒气逼近,诗人急忙下山,象征着他对现实的无奈与逃避。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李俊民,金朝诗人,生活在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创作受其社会环境的影响,诗风通常带有忧国忧民的情怀。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国家动乱时期,作者目睹家国破碎,饱受忧虑,情感深切,故写下此作以抒发内心的痛苦和无奈。
《九日下山》是一首充满忧伤与无奈的诗作。诗人李俊民在国难当前,深感家国情怀与个人命运的无奈交织。开篇提及“宰肉陈平社”,不仅传达了社会动荡的背景,也隐喻了个人的命运如同这被宰肉的社会一样,被动而悲惨。“折腰元亮乡”一语中透出对故乡的怀念与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增加了诗的情感深度。
接下来的“车无门外辙,菊与径皆荒”,描绘了一个荒凉的场景,车辙消失,菊花与小径荒废,暗示社会的萧条与个人的孤独。诗人在这种荒凉的环境中,感受到国难的压迫与痛苦。他的“所恨国难守,若为家不忘”更是表达了对国家与家庭的深切关注,体现出一种责任感与无奈。
最后,随着“天威寒气逼”,诗人在寒风中急急下山,这一意象不仅象征着对现实的逃避,也暗示着他对未来的惶恐与不安。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与情感的交织,展现了作者对家国命运的深刻反思与忧虑,令人感受到诗人心头的沉重与不安。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本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国家动乱的忧虑与对故乡的思念,通过细腻的景象描绘,表现了诗人对家国命运的深切关怀与无奈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宰肉陈平社”是什么意象?
a) 社会的繁荣
b) 社会的动荡
c) 家庭的温暖
“车无门外辙”表达了什么情感?
a) 繁华
b) 荒凉
c) 喜悦
诗人急急下山的原因是什么?
a) 对未来的渴望
b) 无奈与逃避
c) 归乡的决心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内容希望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九日下山》这首诗的深刻内涵与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