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58: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58:45
《送清江王守赴召》 作者:杨万里
世言富贵昜得家世难有贤,
父兄子弟未渠贤。
君不见祖孙父子兄与弟,
根兰树玉枝亦桂。
魏晋以来谁子家,
只数江淮一王氏。
世言淮水若绝渠不昌,
不知淮水有绝渠更长。
请看南朝到吾宋,
中间人物无阙空。
有曾有且继茂弘,
即今紫枢继子明。
昔缯一人今三人,
後者玉振前金声。
阿枢更有金玉阿,
兄子两有刚方兼岂弟。
清江五马求自东,
三年一日一春风。
又闻一节唤归去,
父老拦街遮不住。
唤他父老且细听,
朝家也要好公卿。
父老莫与朝家争,
打鼓发般催速行。
这首诗讲的是关于家世和人才的议论。人们常说富贵之家难得贤才,父兄子弟未必能有优秀的。你看那些祖孙父子兄弟,都是根兰树玉,枝叶繁茂。自魏晋以来,谁的家世能比得上江淮的王氏呢?人们说淮水若无水道就难以繁荣,不知道淮水还有更长的水道。看看南朝到我们宋朝,间隔中没有缺失的人物。有的曾经出过名人,现在的紫枢继承了他们的光辉。过去只有缯一人,现在却有三人,后者的声势更胜前者。阿枢还有金玉的弟弟,兄弟俩都有刚正的品德,弟弟更是不可小觑。清江的马车自东而来,三年一度春风阵阵。又听说有节日召他们回去,父老们在街道上拦住他们。呼唤那些父老们仔细听,朝廷也需要优秀的公卿。父老们不要与朝廷争执,打鼓催促他们快快出发。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天祥,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他的诗歌以清新俊逸、自然洒脱著称,尤其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杨万里在诗中常常表达对社会现实的观察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送清江王守赴召》写于南宋时期。当时政治动荡,社会矛盾较为突出,士人们对家族、富贵与贤能的关系有着深刻的思考。诗中通过对王氏家族的描绘,反映了作者对家族传承和人才培养的关注。
这首诗通过对王氏家族的描绘,探讨了家世与人才之间的关系。诗人首先指出,尽管世人常认为富贵之家难以出贤人,但历史上却不乏优秀的继承者。通过对王氏家族的赞美,诗人反驳了这一观念,认为家族的兴旺与人才的辈出是相辅相成的。
在诗中,杨万里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对比手法。例如,“根兰树玉”形象地展现了优秀家族的繁茂,而“清江五马”则生动地描绘了赴任的场景,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诗人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提及,展现了时间的延续和家族的荣耀,增加了诗的厚重感。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杨万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也反映了他对家族和社会的责任感。通过对王氏家族的称赞,他寄托了对未来人才的期待与祝福,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强调了家族传承的重要性,提出了在富贵之家也能出贤才的观点,展现了对人才的渴望与期待,同时也表达了对传统家族观念的思考。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在诗中不仅仅是描述,更承载了对家族、传承与社会责任的深刻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王氏家族主要来自哪个地区?
"清江五马"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父老”指的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