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端午帖子 其二》

时间: 2025-05-13 16:57:29

诗句

綵索盘中结,杨梅粽里红。

宫闱九重乐,风俗万方同。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3 16:57:29

原文展示:

端午帖子 其二
綵索盘中结,杨梅粽里红。
宫闱九重乐,风俗万方同。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端午节的热闹场景:彩色的丝带在盘子中缠绕,红色的杨梅包裹在粽子里。皇宫中欢庆的乐声响起,四方的民俗活动却是相同的。

注释:

  • 綵索:五彩的绳索,通常用于节庆装饰。
  • 杨梅:一种红色的水果,常在粽子中作为填料。
  • 宫闱:指后宫,象征着皇室生活。
  • 九重乐:形容皇宫中极为盛大的快乐气氛。
  • 风俗万方:各地的风俗习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和历史学家。他的诗、文、词都颇有成就,尤其在诗歌上形成了“婉约”风格的代表之一。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端午节,反映了古代节日的习俗与乐趣。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旨在纪念屈原,诗人通过描述节日活动,表达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民俗的关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表现了端午节的欢乐氛围。开头两句以“綵索”和“杨梅”两个意象来描绘节日的装饰和美食,给人以鲜明的视觉和味觉感受。接着,诗人转向更宏大的场景,提到皇宫的欢庆与各地风俗的相同,显示出端午节在中国文化中的普遍性和凝聚力。这种从细节到整体的转变,不仅增强了节日的氛围,也体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綵索盘中结:描绘端午节彩绳的装饰,象征节日的喜庆。
  2. 杨梅粽里红:杨梅作为粽子的馅料,展现了节日的美食,色彩鲜艳,诱人食欲。
  3. 宫闱九重乐:皇宫中的欢庆氛围,凸显节日的盛大。
  4. 风俗万方同:强调节日的普遍性和各地风俗的相似性,传达了文化的统一感。

修辞手法: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呈现出对仗的美感。
  • 意象:使用“綵索”和“杨梅”作为意象,构建出节日的气氛。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端午节的热爱,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各地人民对节日的共同庆祝,展现了文化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意象分析:

  • 綵索:象征节日的喜庆和热闹。
  • 杨梅:代表端午节的传统美食,富有地方特色。
  • 宫闱:象征着权贵和盛大庆典,体现节日的文化深度。
  • 风俗万方:强调节日的普遍性,展示了中华文化的凝聚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端午节的主要食品是什么? a) 月饼
    b) 粽子
    c) 饺子

  2. “宫闱九重乐”中的“九重”指什么? a) 皇宫的层次
    b) 人民的欢庆
    c) 端午节的庆祝活动

  3. 诗中提到的“杨梅”主要用作什么? a) 饮料
    b) 粽子的馅料
    c) 装饰品

答案:

  1. b) 粽子
  2. a) 皇宫的层次
  3. b) 粽子的馅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欧阳修 vs. 苏轼:两位诗人在风格上有所不同,欧阳修偏向于细腻婉约,而苏轼则更为豪放奔放。可以比较他们对节日的不同描写和情感表达。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欧阳修相关文集与研究文章。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一剪梅 题阙 其四十九 应制皇亲试贡士歌 中秋 其一 登海陵齐云楼 客有惠予菜图者予悬之斋头日夕爱之书俚言自勖 其四 留别何十五 秋怀 其六 雪后过兴安城 其一 伯皋索题真益斋语盖以后山诗为名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自字旁的字 兜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顶门火 说长话短 利析秋毫 渊妙 耳字旁的字 觑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貌合行离 铁面无私 以伪谤真 穷独 匕字旁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肀字旁的字 衾纩 尣字旁的字 束手就殪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