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4 07:13: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4 07:13:25
踏莎行
碧藓回廊,绿杨深院。
偷期夜入帘犹卷。
照人无奈月华明,
潜身欲恨花深浅。
密约如沈。前欢未便。
看看掷尽金壶箭。
阑干敲遍不应人,
分明帘下闻裁剪。
在青苔覆盖的回廊和深绿的杨柳掩映的院子里,
我偷偷约定在夜里进入你那卷起的帘子。
明亮的月光映照得人无可奈何,
我潜身在花间,恨花的深浅。
密约如同沉沉的水,前次的欢愉尚未结束。
看着那金壶中的酒已被喝尽。
在栏杆上敲打,却无人回应,
清楚地听到帘后传来的裁剪声。
本诗中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历史典故,但通过“月华”、“深院”等意象,诗人营造了一种充满幽静和情感的氛围,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爱情与自然的细腻描绘。
作者介绍: 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江苏扬州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散文和诗词两方面均有卓越成就。他的诗词风格清新婉丽,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情世故的洞察。
创作背景: 《踏莎行》创作于宋代,这一时期政治动荡,文人们常通过诗歌抒发个人情感。欧阳修在这首词中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与无奈,反映了当时文人对于情感的细腻思考。
《踏莎行》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词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夜晚幽静的环境和内心的情感波动。开头的“碧藓回廊,绿杨深院”描绘出一个意境幽静的场景,给人以宁静和清新的感觉。接着“偷期夜入帘犹卷”表现了恋人之间的秘密约会,暗示着一种甜蜜而又隐秘的情感。
“照人无奈月华明,潜身欲恨花深浅”,这一句运用对比手法,月光的明亮与潜身的渴望形成鲜明对照,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无奈。接下来提到的“密约如沈”,则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复杂性,表明了对这段关系的珍视与困扰。
最后几句“阑干敲遍不应人,分明帘下闻裁剪”通过描写对话的无回应,突显了期待与失落的情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思考。整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爱情的美好与苦涩,体现了欧阳修对人情的敏感和深刻的观察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本诗运用了比喻、对仗、反复等修辞手法,通过细致的意象描绘和情感的渲染,展现出一种深邃的情感和优雅的意境。
主题思想: 整首词围绕着爱情的渴望与无奈展开,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爱情的期待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展现出一种细腻而又深沉的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碧藓回廊,绿杨深院”描绘的是怎样的环境?
A. 热闹的市场
B. 宁静的院落
C. 繁华的街道
答案:B
“潜身欲恨花深浅”中的“恨”字指的是什么情感?
A. 对花的喜爱
B. 对花的嫉妒
C. 对爱情的渴望与无奈
答案:C
诗中的“阑干敲遍不应人”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孤独与失落
C. 兴奋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欧阳修的《踏莎行》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均表现了对爱情的细腻描绘,但欧阳修更侧重于表达情感的深沉与复杂,而李清照则更加突出爱情中的柔情与细腻。两者在风格和情感表达上各具特色,但都展现了宋代文人对爱情的深刻理解。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