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2 16:27: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2 16:27:40
送楼佺提举赴省
作者:陈著〔宋代〕
绿发方山冠,白玉气色温。
高谈霏木屑,不问能知文。
去秋夺标归,今步南宫云。
儒科青毡耳,指取气欲吞。
春风看花马,已系长安门。
知君必得意,何以持赠君。
事业浩无射,学问为本根。
我怀宣献公,况君乃其孙。
这首诗的意思是:
你头戴青色冠帽,气质如白玉般温润。
你在高谈阔论,谈论着一些琐细的事物,
却不在意是否有人懂得这些文化的知识。
去年你在科举中获得名次,
如今又走在通往南宫的云端上。
你在儒家学问中有着卓越的才能,
指点着气概仿佛要吞噬一切。
春风中看花的骏马,已经在长安的门前系好。
我知道你必定会取得成功,
但我该以什么样的礼物来赠送你呢?
事业浩大如海洋,学问才是根基。
我怀念的是宣献公,
更何况你还是他的孙子。
陈著,宋代诗人,生活在北宋时期,致力于诗词创作,作品风格清新自然,常以抒发个人情感和社会感悟为主。
此诗是在送别楼佺提举赴省之际所作,表达了对友人的良好祝愿和对其学问与事业的期望。诗中流露出对文化和学问的重视,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科举的重视与向往。
《送楼佺提举赴省》是一首充满祝福与期许的送别诗。诗人在开篇通过“绿发方山冠,白玉气色温”描绘了友人的外貌与气质,展现出对其风采的赞美。接下来的几句则通过对话的方式,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的思想状态,表达了诗人对文化的深刻理解与追求。
诗中提及的“去秋夺标归”暗示着友人过去在科举中的成功,与即将到来的新征程形成对比,表现出一种对未来的期待与信心。这里的“南宫云”则象征着高官显爵的理想,诗人对友人的前途充满信心,认为他必能如愿以偿。
诗的最后几句,诗人以“事业浩无射,学问为本根”总结了自己的看法,强调学问才是成就事业的根本。这一观点不仅是对友人的寄托,也是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深刻反思,体现了诗人对于儒学的重视。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既有对友人的祝福,也蕴含了对学问与事业的深切思考,展现了诗人宽广的胸襟与深邃的智慧。
整首诗通过对友人的描绘与祝福,展现了对学问的重视与对未来的期待,反映出作者对友人深厚的情感与对事业的思考。
诗中提到的“白玉”主要是用来形容什么?
“事业浩无射”中的“浩”是指什么?
诗中提到的“南宫云”象征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