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7:40: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7:40:38
次前人韵以寄
作者: 陈著 〔宋代〕
流俗谁能问故知,殷勤书信驿同驱。
古心地老天荒日,闲意风来月往时。
交一臂闲机尚失,隔千里外会难期。
从今要识相思瘦,认取青山槁木枝。
这首诗表达了对故人的思念与别离之苦。诗人感慨如今的世俗情感,谁又能真正问询到老朋友的近况呢?即使是热切的书信,也只能在驿站间频繁来去。古老的心情随着时光的流逝变得苍老,闲适的心境也随着风月的变迁而变化。即使有机会相交,仍然因距离而难以成行。从今往后,要懂得思念的苦涩,才能认出青山的枯木枝条。
陈著(生卒年不详),宋代诗人。其诗风清新,擅长抒情,常以自然景物寄托情感,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与对人生的感慨。他的作品常表现出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和对友情的珍视。
这首诗写于诗人与友人分别之后,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对岁月流逝的感慨。诗人在生活中可能经历了人际关系的疏远和对故人的怀念,因此在此诗中流露出深厚的情感。
这首《次前人韵以寄》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与优美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故人的深切思念和对世俗的质疑。诗的开头两句探讨了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流俗的生活让人与故知失去了联系,反映了社会的变化对人际关系的影响。接下来的两句,诗人则以古心与闲意的对比,表达了内心的孤寂与对过去时光的向往。
诗的后半部分更是通过“交一臂闲机尚失,隔千里外会难期”展现了思念的苦涩,尽管有机会相聚,但由于千里之遥,终究难以实现。而最后一句“从今要识相思瘦,认取青山槁木枝”则是点睛之笔,痛苦的思念让人心灵俱疲,青山与枯木的意象更是深刻地传达了失落与凋零的主题。整首诗情感真挚,语句优美,既有对友人的怀念,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读来让人感同身受,令人动容。
整首诗围绕着对友人的思念,表达了在世俗变迁中对情感的珍视,探讨了时间与距离对人际关系的影响,揭示了思念的苦涩与生命的无常,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流俗谁能问故知”中的“流俗”指的是什么?
诗中用来比喻思念的词是什么?
“隔千里外会难期”表达了什么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