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次前人韵以寄》

时间: 2025-05-01 07:40:38

诗句

流俗谁能问故知,殷勤书信驿同驱。

古心地老天荒日,閒意风来月往时。

交一臂閒机尚失,隔千里外会难期。

从今要识相思瘦,认取青山槁木枝。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7:40:38

原文展示:

次前人韵以寄
作者: 陈著 〔宋代〕

流俗谁能问故知,殷勤书信驿同驱。
古心地老天荒日,闲意风来月往时。
交一臂闲机尚失,隔千里外会难期。
从今要识相思瘦,认取青山槁木枝。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故人的思念与别离之苦。诗人感慨如今的世俗情感,谁又能真正问询到老朋友的近况呢?即使是热切的书信,也只能在驿站间频繁来去。古老的心情随着时光的流逝变得苍老,闲适的心境也随着风月的变迁而变化。即使有机会相交,仍然因距离而难以成行。从今往后,要懂得思念的苦涩,才能认出青山的枯木枝条。

注释:

  • 流俗:世俗的风气,指人们普遍的思想感情。
  • 故知:老朋友,指与自己有深厚情谊的人。
  • 殷勤:热切、恳切。
  • 书信驿同驱:书信在驿站间传递,形象地描绘了通信的频繁。
  • 古心:古老的心情或情感。
  • 闲意:闲适的心境。
  • 千里:比喻遥远的距离。
  • 相思瘦:思念使人消瘦,表现思念的痛苦。
  • 青山槁木枝:枯木的意象,象征着凋零与失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著(生卒年不详),宋代诗人。其诗风清新,擅长抒情,常以自然景物寄托情感,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与对人生的感慨。他的作品常表现出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和对友情的珍视。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诗人与友人分别之后,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对岁月流逝的感慨。诗人在生活中可能经历了人际关系的疏远和对故人的怀念,因此在此诗中流露出深厚的情感。

诗歌鉴赏:

这首《次前人韵以寄》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与优美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故人的深切思念和对世俗的质疑。诗的开头两句探讨了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流俗的生活让人与故知失去了联系,反映了社会的变化对人际关系的影响。接下来的两句,诗人则以古心与闲意的对比,表达了内心的孤寂与对过去时光的向往。

诗的后半部分更是通过“交一臂闲机尚失,隔千里外会难期”展现了思念的苦涩,尽管有机会相聚,但由于千里之遥,终究难以实现。而最后一句“从今要识相思瘦,认取青山槁木枝”则是点睛之笔,痛苦的思念让人心灵俱疲,青山与枯木的意象更是深刻地传达了失落与凋零的主题。整首诗情感真挚,语句优美,既有对友人的怀念,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读来让人感同身受,令人动容。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流俗谁能问故知:谁在乎世俗的变化,能询问老朋友的消息呢?
  2. 殷勤书信驿同驱:即使热切地寄送书信,也只能在驿站之间奔波。
  3. 古心地老天荒日:古老的心情和岁月如天荒一样漫长。
  4. 闲意风来月往时:心情的闲适随着风月的变迁而改变。
  5. 交一臂闲机尚失:即便有机会相交,仍然因为某种缘故未能成行。
  6. 隔千里外会难期:相隔千里,想要再见面就变得困难。
  7. 从今要识相思瘦:今后要懂得思念的消瘦与痛苦。
  8. 认取青山槁木枝:要识别与思念相关的象征,青山与枯木的象征背后是失落的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思念比作“相思瘦”,形象地表达了思念的痛苦。
  • 对仗:如“交一臂闲机尚失,隔千里外会难期”,形成了整齐的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青山与槁木的对比,传达了生命的无常与凋零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对友人的思念,表达了在世俗变迁中对情感的珍视,探讨了时间与距离对人际关系的影响,揭示了思念的苦涩与生命的无常,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青山:象征着恒久与自然美,暗示着友谊的珍贵。
  • 槁木:象征着凋零、失落与思念的痛苦。
  • 风与月:自然的变化,常用于象征时光的流逝与情感的转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流俗谁能问故知”中的“流俗”指的是什么?

    • A. 古老的风俗
    • B. 世俗的风气
    • C. 个人的习惯
  2. 诗中用来比喻思念的词是什么?

    • A. 青山
    • B. 槁木
    • C. 相思瘦
  3. “隔千里外会难期”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期待相聚
    • B. 失落与无奈
    • C. 幸福的回忆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表达对过去的怀念与思考。
  • 《长恨歌》(白居易):同样涉及思念与离别的主题。

诗词对比:

  • 《静夜思》(李白):同样通过自然景象表达思乡之情,反映出人对故土的深切怀念。
  • 《送友人》(李白):体现了友情的珍贵与离别的伤感,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相似之处,但表达方式各具特色。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李白与杜甫的诗歌对比研究》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游青城山 观八陈图有感 九辩 九辩 风赋 神女赋 登徒子好色赋 乌衣巷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口字旁的字 户字头的字 包字头的字 断袖余桃 戚钺 左支右捂 说媳妇儿 金科玉条 祝发空门 瓜字旁的字 逢新感旧 判若两途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结结巴巴 緑茵茵 窄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支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