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2:55: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2:55:44
题庙
李廌
筑岩傅胥靡,耕野莘老农。
倏来坐庙堂,谈笑树奇功。
卯金运徂谢,孔明隐隆中。
谁言一丘壑,卧此夭娇龙。
古来王佐才,中间千载空。
之人辅玄德,真有宰相风。
惜哉小用之,功烈不复东。
向非三顾重,白首田舍翁。
这首诗描绘了庙堂之上和田野之间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政治与农民生活的思考。诗中提到的“筑岩”和“耕野”象征着高官与普通农民的生活,而“倏来坐庙堂”则暗示了权力的瞬息万变。作者在庙堂中谈笑风生,似乎在夸耀自己的功绩。同时提到的“卯金运徂谢”和“孔明隐隆中”引出了对历史人物的追忆,表达了对人才的珍惜与惋惜。最后,作者感慨历史上王佐之才的稀缺,强调如果没有刘备的“三顾”,那么诸葛亮也不会出山。
李廌(生卒年不详),字文达,号天师,宋代诗人,以作诗见长。其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关注民生,并对历史人物表现出深刻的思考。
诗作产生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政治腐败与民众疾苦并存。李廌对此深有体会,借庙堂之事反思历史人物与现实政治,表达对贤才的渴望与对现状的无奈。
《题庙》是一首深刻反映政治与历史的诗作,李廌通过对比庙堂与田野,展现了权力与民生之间的距离。诗中不仅有对历史人物的怀念,更有对当下政治生态的批判。作者用“倏来坐庙堂”暗示了权力的无常,同时又用“谈笑树奇功”表达对功绩的自豪,反映了政治人物们在庙堂中自我陶醉的状态。
诗中提到的诸葛亮,代表了理想中的政治人物,他的隐居和出山都被赋予了深刻的历史意义。通过“惜哉小用之,功烈不复东”的叹息,李廌表达了对人才被埋没的惋惜,认为真正的英才在历史的长河中往往被忽视。
整首诗流畅而有张力,既有对历史的追思,又有现实的反思,展现出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与独特的视角。这种对比手法增强了诗的层次感,使读者在享受韵律之美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深邃的哲理思考。
筑岩傅胥靡,耕野莘老农。
描绘了高官与普通农民的生活状态,前者高高在上,后者辛勤耕作。
倏来坐庙堂,谈笑树奇功。
权力的瞬息万变,庙堂中人自得其乐,谈论功绩。
卯金运徂谢,孔明隐隆中。
通过历史典故引出诸葛亮,强调他在历史上的重要性。
谁言一丘壑,卧此夭娇龙。
质疑世俗对才能的看法,认为真正的人才往往被埋没。
古来王佐才,中间千载空。
反映人才的稀缺,历史上能辅佐明君的人才不多。
之人辅玄德,真有宰相风。
赞美诸葛亮能够辅佐刘备,展现出宰相的风范。
惜哉小用之,功烈不复东。
对人才未能得到应有重用的惋惜,强调历史的无情。
向非三顾重,白首田舍翁。
如果没有刘备的三顾,诸葛亮也许不会出山,暗示对贤才的重视。
整首诗主要围绕历史与现实、权力与民生的关系展开,表达了对人才的珍视和对政治现状的不满。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反思,李廌传达了对贤能之士的渴望,以及对他们未能被重用的深切惋惜。
《题庙》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李廌
C. 杜甫
D. 王维
诗中提到的“孔明”指的是谁?
A. 刘备
B. 诸葛亮
C. 曹操
D. 孟子
“惜哉小用之,功烈不复东”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人才的赞美
B. 对历史的惋惜
C. 对权力的渴望
D. 对农民的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