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哭弟三首 其一》

时间: 2025-05-21 14:07:52

诗句

严霜下前除,朔风凄以烈。

今夕复何夕,同生成永别。

疾疢能几时,音容忽已灭。

稚子号中闺,阿母啼成血。

有兄滞天隅,之死不及诀。

仰视云间鸿,呼群中断绝。

俯观庭中树,琼枝已再折。

永啸涕如雨,沈忧鬓成雪。

岂不怀大观,至情畴能掇。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14:07:52

原文展示:

哭弟三首 其一
严霜下前除,朔风凄以烈。
今夕复何夕,同生成永别。
疾疢能几时,音容忽已灭。
稚子号中闺,阿母啼成血。
有兄滞天隅,之死不及诀。
仰视云间鸿,呼群中断绝。
俯观庭中树,琼枝已再折。
永啸涕如雨,沈忧鬓成雪。
岂不怀大观,至情畴能掇。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悲痛的情感,表现了作者因弟弟去世而引发的深切哀伤。诗中提到严寒的霜降和凛冽的北风,让人感受到一种孤独与绝望。今天的晚上与往日的今晚是何其不同,生死之间的分别是如此的惨痛。疾病如此短暂,却让亲人的音容已经消逝。幼小的孩子在内室中哭泣,母亲因悲伤而流下血泪。作为哥哥的我,远在天边,无法与弟弟道别。仰望天空中鸿雁,我呼喊着,却没有回应。低头看庭院中的树,已经折断了美丽的琼枝。长声哀鸣,泪水如雨般倾泻,忧愁使我的鬓发渐渐变白。难道我不怀念大观之美,至情之深,何以能得?


注释:

  • 严霜:指初冬时节的霜冻。
  • 朔风:北风,象征寒冷与凛冽。
  • 疾疢:指疾病。
  • 音容:声音与容貌,指亲人的形象。
  • 稚子:幼小的孩子。
  • :哭喊。
  • 阿母:母亲。
  • :停留,逗留。
  • 天隅:天边,远处。
  • :告别。
  • 琼枝:美丽的树枝,象征生机与美好。
  • 鬓成雪:形容因悲伤而发白。

典故解析:

此诗并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典故,但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如霜、风、鸿雁),体现了古代诗词中常用的借景抒情的手法,反映了诗人内心的苦痛和孤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于慎行(约1580-约1630),明代诗人,生于浙江,后居于南京。他的诗风清新,感情真挚,尤以抒发个人情感和抒发对兄弟的思念见长。

创作背景:

《哭弟三首》是于慎行为悼念已故弟弟而作,正值明末动荡时期,作者感受到家庭的破碎和亲情的离散,情感更加深沉。


诗歌鉴赏:

《哭弟三首 其一》是一首充满哀思和痛苦的诗。诗人以严霜和北风开篇,运用自然景象来烘托内心的悲凉。接下来的几句,诗人通过对亲人音容的追忆,表现了对逝者深切的怀念。尤其是“稚子号中闺,阿母啼成血”一句,展现了家庭的悲痛与无助,令人心碎。诗中“有兄滞天隅”反映了兄弟间的深情,无法相见的无奈与绝望。最后,诗人以“沈忧鬓成雪”结束,生动地传达出因忧伤而染白的鬓发,隐喻着岁月的无情与伤痛的积累。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鲜明,既有对亲情的深刻描绘,也有对生命无常的哲思,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严霜下前除:描绘了寒冷的冬季来临,霜冻前的景象,暗示着生离死别的凛冽。
  2. 朔风凄以烈:北风凄厉,进一步强调了外界的寒冷与内心的孤寂。
  3. 今夕复何夕,同生成永别:今日之夜与往日不同,生与死的永别令人心痛。
  4. 疾疢能几时,音容忽已灭:生病的时间短暂,但亲人的音容却已不复存在。
  5. 稚子号中闺,阿母啼成血:幼小的孩子在家中哭泣,母亲因悲痛而泪流满面。
  6. 有兄滞天隅,之死不及诀:作为哥哥的我远在天边,无法与弟弟道别。
  7. 仰视云间鸿,呼群中断绝:仰望天边的鸿雁,呼喊却没有回应,表现了孤独感。
  8. 俯观庭中树,琼枝已再折:低头看庭院中的树木,美好的东西已然折断。
  9. 永啸涕如雨,沈忧鬓成雪:长声哀鸣,泪水如雨,忧伤使鬓发变白。
  10. 岂不怀大观,至情畴能掇:难道不怀念美好的事物,至情之深又如何能得到。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悲伤比作雨水,增强了情感的表现。
  • 拟人:自然景象(霜、风、鸿雁)被赋予了情感,深化了诗的意象。
  • 对仗:如“仰视云间鸿,俯观庭中树”,展示了诗人的对比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表现了对亲人的深切怀念,以及因生离死别而产生的无奈与痛苦,揭示了生命的无常与亲情的珍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寒冷与孤独。
  • 北风:传达凛冽与绝望。
  • 鸿雁:象征离别与无奈。
  • 琼枝:美好的生命象征,折断则象征破碎的家庭。
  • 泪水:悲伤的直接表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严霜”指的是什么季节?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2. 诗人对弟弟的情感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A. 怀念
    B. 失落
    C. 愤怒
    D. 以上皆是

  3. “沈忧鬓成雪”中,“鬓成雪”主要表现了什么?
    A. 年龄的增长
    B. 因忧伤而白发
    C. 生活的无聊
    D. 以上皆是

答案:

  1. D. 冬季
  2. D. 以上皆是
  3. B. 因忧伤而白发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津》(李白)
  • 《哭李白》(杜甫)

诗词对比:

  • 《夜泊牛津》:表现了诗人在外漂泊时对家乡的思念,情感深沉而清晰。
  • 《哭李白》:同样是悼友之作,体现了对友人的怀念与追思。

参考资料:

  • 《明代诗歌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于慎行研究》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嘉定巳巳立秋得膈上疾近寒露乃小愈 北窗 久病 堂中以大盆渍白莲花石菖蒲翛然无复暑意睡起 衰病 梦韩咎咎王季夷诸公 乡人或病予诗多道蜀中遨乐之盛适春日游镜湖 初夏幽居偶题 遣兴二首 其一 铜壶阁望月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奔濑 四字头的字 烟的笔顺怎么写?烟的笔画顺序详解 广武之叹 心组字有哪些?带心的汉字大全_汉字偏旁学习 樱的繁体字怎么写?樱字繁体书写技巧与笔画顺序详解 身字旁的字 入字旁的字 消夜图 载任 丶的字有哪些?带丶的汉字大全 磕磕绊绊 倒熟话 重字的笔顺怎么写?重字的笔画顺序详解 进贤退佞 尸字头的字 总集 包含爱的词语有哪些 弃恶从德 品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