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0 22:07: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0 22:07:14
桂岩篇
满目风烟悲世路,
几人清境出尘氛。
小山丛桂原无主,
万顷秋光总属君。
秀色直从天外尽,
清芬偏好月中闻。
一筇欲访幽栖处,
野水微茫隔暮云。
满眼望去,风烟弥漫,令人感到世间的悲凉;
有几人能在这尘世中保持清净的境界呢?
小山上桂树丛生,却无人去管理;
万顷秋天的光景,全部都归你所有。
秀丽的景色从天边延展而来,
清香的气息独偏在月中显现。
我想手持一根竹杖去寻访那幽静的栖息之地,
但那野水在暮云中显得模糊不清。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朱浙,明代诗人,生活在士人的文化氛围中,作品多以自然、山水为题材,富有哲理性,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与个人困惑并存的时期,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色表达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反映了他对当时社会现状的感慨。
《桂岩篇》通过描绘桂花与秋光,展现了诗人内心对清净生活的追求与对世俗纷争的审视。首联以“满目风烟”引入,直接表达了对世事的悲观情绪,与后面的“几人清境出尘氛”形成对比,突显了清净的稀缺。接下来的描写则转向自然,桂树和秋光不仅描绘了优美的景色,更象征了诗人向往的理想生活。
诗中“万顷秋光总属君”,表达了对理想与自然的归属感,而“清芬偏好月中闻”则是对自然美的细腻感悟,传达出一种与世无争的淡泊情怀。最后两句“一筇欲访幽栖处,野水微茫隔暮云”则是诗人对理想栖息地的渴望和对现实的无奈,展现了一种孤独而又坚定的求索精神。
整首诗在意象的营造上极具层次感,既有对世态的悲观,又有对自然的热爱,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追求,具有深刻的哲理意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世俗纷扰的反思,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传达出一种淡泊明志的情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满目风烟”表达了什么情感?
A. 轻松愉快
B. 悲凉与无奈
C. 兴奋与期待
“万顷秋光总属君”中“君”的含义是什么?
A. 朋友
B. 自然
C. 诗人自己
诗中提到的“幽栖处”象征着什么?
A. 繁华的市井
B. 诗人向往的理想生活
C. 诗人的家乡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