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2:05: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2:05:21
归家山行
项斯 〔唐代〕
献赋才何拙,经时不耻归。
能知此意是,甘取众人非。
遍陇耕无圃,缘溪钓有矶。
此怀难自遣,期在振儒衣。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自己才华的谦逊及对归家的渴望。尽管自己的诗赋技艺不够高超,但在经历了时间的洗礼后,作者并不感到羞耻于回归故乡。能够理解这种心情的人,愿意接受他人的误解。漫步在田野,虽然没有特定的耕作地,沿着小溪钓鱼,虽然没有专门的钓鱼点。这种情怀难以自我宣泄,期望在回归的过程中,能够振兴自己的儒雅风范。
作者介绍:项斯,唐代诗人,生活在社会变动的时期。他的诗风常常表现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归属的渴望,作品多涉及故乡、游历及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个人追求与理想的矛盾期。项斯在外游历,面对社会的纷扰与个人的迷茫,表达了对归乡的思念与对自身才能的反思。
《归家山行》是一首充满人文关怀与自我反思的诗作。诗的开头,作者以“献赋才何拙”自谦,表明自己在诗词创作上的不足,但他并不因才华的平庸而感到羞愧,反而展现出一种坦然面对的态度。随着诗歌的深入,作者通过“遍陇耕无圃”和“缘溪钓有矶”的描写,展现了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由的追求。这种意象不仅表现出一种田园牧歌的宁静,也反映出作者内心深处对归属的渴求。
诗的最后两句,作者表达了内心的复杂情感,虽然有着怀乡之情,但又难以自我释怀,渴望在重返故乡的过程中重新振兴自己的文化身份。整首诗在简洁的字句中蕴含着深厚的人生哲理,展现了唐代文人追求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试图寻找到内心的平衡。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对比、排比等修辞手法,如“遍陇耕无圃”与“缘溪钓有矶”的对比,表现了自由与归属的矛盾。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主题是对个人才能的谦卑、自我反思以及对故乡的思念,展现了唐代文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追求。
诗词测试:
诗中“献赋才何拙”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态度?
“遍陇耕无圃”意指:
诗中“振儒衣”表达了作者对什么的期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