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40: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40:53
中岩圜老像赞
——陆游
我游中岩,拜师于床。
巍巍堂堂,凤举龙骧。
公住无为,访我成都。
雄辩纵横,玉色敷腴。
别未十日,梁木告摧。
我如飞蓬,万里南来。
孰谓穷山,乃瞻仪形。
墙壁说法,况此丹青。
我游览中岩,拜见师父于床前。
那座庙堂巍峨壮丽,犹如凤飞龙翔。
您住在无为,来访我在成都。
您的言辞雄辩,宛如玉石般丰润。
分开还不到十天,梁木就已坍塌。
我如同飘荡的飞蓬,万里南来。
谁说穷山恶水,竟能看见您的丰姿。
墙壁上说法,何况这幅丹青。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政治家。他一生经历了北宋灭亡和南宋建立,是一位深具爱国情怀的诗人。他的诗风豪放,情感真挚,多描写个人的理想与国家的命运。
《中岩圜老像赞》写于陆游晚年,表达了他对道教高人的敬仰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诗中通过对中岩寺的描绘,反映了他在追求理想和对世事的感慨。
《中岩圜老像赞》是一首体现陆游对道教文化和高人风范的赞美之作。全诗以中岩寺作为背景,描绘了他对师长的尊重与向往。开篇即以自身的游历和拜师经历引入,显示出对师父的敬仰之情。
诗中“巍巍堂堂,凤举龙骧”将庙宇的宏伟与师父的气度结合,展示出道教文化的深厚底蕴。接着,诗人提到“公住无为,访我成都”,传达了对师父道教无为思想的理解与尊重。陆游通过形象生动的比喻,表现了对师父的赞美。
后面提到“别未十日,梁木告摧”则隐含了岁月的无情和人生的短暂,表达了诗人与师父相处的珍贵。最后两句“孰谓穷山,乃瞻仪形”进一步突出道教思想的深远影响,强调无论身处何地,真正的智慧和风范都能被世人所钦佩。
整首诗运用丰富的意象与感情,展现了陆游对道教文化的敬仰,情感真挚,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全诗通过对中岩寺的描绘和对师父的赞美,表现了陆游对道教文化的推崇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表达了对理想的追求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具有强烈的情感共鸣和哲学深度。
《中岩圜老像赞》的作者是?
A. 白居易
B. 陆游
C. 李白
D. 苏轼
诗中提到的“无为”主要指的是哪种哲学思想?
A. 儒家
B. 道家
C. 佛教
D. 法家
诗中“我如飞蓬”的意思是?
A. 自由自在
B. 漂泊不定
C. 追求理想
D. 归心似箭
答案:1-B,2-B,3-B